第45章 被压麻了(第3页)

 话虽如此,待张昭和周瑜退出文德殿后,孙权却从袖中取出《洛神记》。

 此书是他昨日在浮碧海袁夫人的屋中寻得,书的扉页上写着孙尚香几个小字,想来是昨日孙尚香饮酒后,不慎将书遗落在此,自己却浑然不知。

 孙权随意翻阅几页,竟也被文中故事吸引,看到最后,还有他家小妹的亲笔批注:“可见这世间男子之薄情,晁公子先前对待贾姑娘可谓是捧在手心,呵护备至,怎料晁父一过世,便露出冷血无情之态。由此观之,世间男子易变心,薄情寡义乃是真,这般害了贾姑娘性命,实乃不该。老辕啊,老辕,你欲借此故事告诫众人,吁皆女兮,莫与士耽,受教受教。”

 孙尚香的读后感颇具水准,孙权看罢,真是哭笑不得。

 “让你看本闲书,倒看出些心得,若让你读诸子百家,怕是没这般感悟了。” 孙权暗自想着,他家孙小妹哪有镇江老辕的老辣。

 “那写书之人,便是故意用人物之悲剧牵动读者情绪,使其欲罢不能,牵肠挂肚,跟着伤心难过,读者们却还看得入迷。”孙权深知,镇江老辕此书所言之理,绝非仅仅局限于男女情爱、男子变心薄情这些表象,其深层次之意,乃是这女子背后无娘家撑腰,仅凭色相示人,待到年老色衰,便被人取代,而其子尚未长成,无法成为其依靠,此中蕴含着政治与权谋之较量。

 孙权之见解,确实比孙尚香深刻老辣。

 当然,孙权既已把《洛神记》看得这般透彻,对这这位镇江老辕,也就是他小娇妻的另一分身,自是又多了几分刮目相看。

 “她不过比阿香年长一岁有余,小时候不过多了袁家落败、逃难至江东这一段曲折经历,何以能有如此深刻之见解,将权势、地位、人心之间的博弈及其惨烈后果刻画得入木三分?竟不惜将这血淋淋的悲剧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不怕读者因此却步。若周公瑾因小乔夫人读《洛神记》伤心,日后不许镇江老辕的书流入周府,亦非不可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