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染血庐江

李术的所作所为,已然触及江东底线,若不加以惩处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江东局势必将陷入混乱,难以掌控。

 然而,李术背后的势力不言而喻,孙权若要解决李术,必须先安抚好其背后之人。

 于是,孙权将李术自担任庐江太守近三年来所做的坏事一一罗列成罪状,呈递给许都朝廷。许都虽有天子坐镇,然天子被曹操掌控,一应大小事务皆由曹操包揽。为使曹操想管却管不了,孙权在呈给朝廷的奏章中,将李术的种种劣迹,尤其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详细地向曹操汇报。即便曹操一直以来打算利用李术,而李术也欲投靠曹操,孙权也得让曹操明白,像李术这样的人不可靠,绝不能重用。

 孙权在奏章中言辞恳切激昂:“严刺史往昔承蒙明公重用,亦是我孙权举事之恩人。如今李术行径凶恶残暴,肆意践踏大汉制度,竟敢残害州郡长官,其行为放肆无忌,全然罔顾道义与律法,实乃罪大恶极之人,理当速速诛灭,以警示天下奸恶。现今我决心兴兵讨伐此贼,于公而言,是为国家扫除害群之马,犹如祛除海中巨鲸、陆上猛兽,使朝纲重振;于私而言,亦为恩主报血海深仇,此乃天下人皆认可之正义之举,亦是我日夜萦怀、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之事。李术自知罪孽深重,必定畏惧诛伐,极有可能再次施展诡辩之术向明公求救。明公身负匡扶社稷之重任,乃四海所仰望尊崇之人,望您严诫手下执事者,万不可听信李术奸佞之徒的谗言妄语,以免被其蒙蔽,坏了国家公义与正义之伸张。”

 孙权这封信写得极有水准,既承认曹操的威严,肯定其肩负的重任,又将李术批判得淋漓尽致。此类呈给朝廷的重要奏章,曹操不可能独自过目了事,必然会与身边的谋士大臣们商议。即便曹操起了私心欲包庇李术,其身边也不乏秉持正义、主张公道之人,他们不会轻易包庇李术。

 曹操收到奏章后,虽未立刻回复,但孙权已下定决心亲率大军奔赴皖城,以武力解决李术这一心腹大患。此时曹操的大军主力正与乌桓对峙,他不敢贸然分兵救援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