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未谋面之干姐姐(第3页)

 徐兵研墨铺纸,写就亲笔信。商行之中,还存有众人凑来的份子钱,按分成后,需如数交付老辕。只是此次数额颇为可观,非得派人用马车拉着箱子押送不可。徐兵深知老辕大隐于北固山,若是这般大张旗鼓送上去,怕惹得老辕不快。

 于是,徐兵先修书一封,询问老袁接收之法,甚至提议,若老辕愿意,可将钱兑换成金条,但凡老辕开口,他定当照办。

 袁绮绮收到徐兵来信后,即刻回复,称这些打赏的钱,他分文不收。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分成交由徐兵处置,让他做些善事,譬如在城中支起施粥棚,或是修建数十间茅屋草舍,供百姓栖身。

 原来,每年三月至七月,正是贫苦百姓口中所言的青黄不接之际。去年的收成早已耗尽,家中无余粮,而今年新种的作物尚未长成,有些人家连买种子的钱都凑不出来。无奈之下,那些穷困潦倒的百姓只能卖儿鬻女、典当度日。袁绮绮愿以镇江老辕之名,用这笔钱为大家解难纾困,做些实事。

 徐兵接到来信,欣然应下此事,并回复老辕,待《林家有女初长成》一书售罄后,自会清点账目,依旧按分成支付写书与售书的费用。

 徐氏商行里,抄书先生们又开启了没日没夜的忙碌。为挣那高额报酬,哪怕吃几日苦头,他们也甘之如饴。众人感慨连连:“咱们这些人,比不上那些能在沙场拼杀、挣取军功的壮士,不过靠着写几个字,便能挣几十两银子,用来养家糊口,已然足够。”

 故而,每到老辕有新书问世,或是商行老板徐兵告知哪本书需求大,这些抄书先生们便最为雀跃。此刻,他们正在商行那几间宽敞的工作房里奋笔疾书,忙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