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贤外助,or贤床助(第2页)
这些细节,旁人哪里知晓。就只知道夸赞袁夫人是贤内助。怎么就没人夸夸他孙权?他岂止是贤外助,都快成 “贤床助” 了。
在这方面,孙权倒是冤枉众人了。众人皆是男子,谁会在孙权耳边夸赞他疼爱老婆呢?唯一夸赞过孙权的,竟是诸葛亮。
诸葛亮曾私下对鲁肃说:“孙将军坐拥江东身居高位却礼贤下士,爱护妻小,真乃当世大丈夫。”
诸葛亮这人也奇怪,当着孙权及江东众臣的面,丝毫不给孙权留情面,直言孙权左右摇摆,还用激将法说他若不像刘备那般与曹操彻底决裂便是胆小怕事;可私下里,他对孙权之评价却颇高,对孙权夫妻二人的印象都很好。
鲁肃听了,不禁心生自豪。他虽未曾在东汉朝廷担任高官,但也是聪慧且有胆识远见之人,挑选主公的眼光自然不会差。
鲁肃心里其实还有些关于诸葛亮的想法,只是暂时不便言说。在他看来,孙权这样的主公,可比刘备强多了。
且不说礼贤下士、广揽人才、用人不疑这些用人套路,几位雄主都深谙此道,运用得得心应手。鲁肃虽远离曹操阵营,但也深知曹操在对待人才方面,重用、爱惜且唯才是举、求贤若渴。鲁肃虽对刘备无感,但也相信刘备为招揽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必定给足姿态、面子和信任。可孙权还有一点更独特的好处,那就是大方给钱。
鲁肃出身巨富之家,生性豪爽,乐善好施。面对乱世,他变卖田地,散尽财货,赈济贫困,结交士众,深受乡里爱戴。后来追随孙权,鲁肃手中已无余财。是孙权不仅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机会,还赐予他丰厚的俸禄和资产,让鲁肃家重新过上富足的生活。
有些话到嘴边,鲁肃却欲言又止。他看着依旧身着布衣的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身边担任军师中郎将,这还是刘备特意为诸葛亮设立的职位,主要职责是参掌军事,负责调整几个郡的赋税以充实军资。可如今,那几个郡有的丢失,有的被曹操占据,诸葛亮可谓连手头工作都没了,刘备还会给他发俸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