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过不去的弥天大坎(第2页)

 这厮当机立断,掏出银子从旁人手中买下一本。

 好在一切顺利,这厮成功将书带回并交到曹植手中。曹植拿到书后,赶忙挑灯夜读,一口气看完了之前未读到的结局。曹植正年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书中写作技巧和笔法,一遍看过便全然领会了。

 看完整个故事,了解人物命运与故事结构后,曹植默默感叹:“老辕生我的气了!” 曹植认为这是自己之前写信关心老辕,劝他注意身体,还说只要孙权投降,江东平定,定会亲自去接老辕来许都安享晚年,是这事惹得老辕不快。

 曹植清楚记得那封信原话:“只要孙权俯首称臣,江东平定,我定当亲自前来,接老辕至我处安享晚年。”“老辕不给我回信,却用这本故事告诉我,孙权不会向我父亲称臣,我父亲也无法一举击败孙权,甚至还会在此战中遭遇惨败。” 想到此处,曹植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

 他终于明白,老辕不回信,并非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也不是因为战事紧张书信往来不便,而是因为老辕只心系江东。

 曹植心中满是哀伤,他如此赤诚心意,竟换不来江东一位朋友真诚相交。他既埋怨自身所处环境,又怪父亲兴兵江东,气势汹汹,未能结下善缘,致使整个江东都不愿倾心归顺。“无论是以前张纮、张昭、华歆,还是如今镇江老辕,这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宁愿在江东为年轻的孙权卖命,也不愿来许都为父亲和朝廷效力。”可见父亲曹操之失败。

 曹植伤心许久,可仍忍不住提起笔,又要给镇江老辕写信。他明白,这并非镇江老辕的过错,是曹家父子没能征服老辕的心。

 这封信里,曹植收敛了以往的肆意,也不刻意克制情感,寥寥百十字,情真意切:“老辕亲启:最近拜读大作,心中佩服。概叹于老辕对夏侯孟、李仲、黄叔等人淋漓尽致之描摹,敢问老辕可是意有所指也?夏侯孟一生志向,乃治世能臣,绝不愿做乱世枭雄。夏侯孟立志拯救苍生,如何为之方能让李仲、皇叔等人倾心归附,且齐心协力与……言之不尽,言不尽意,不能与老辕月下畅谈,唯望明月以寄情,还请老辕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