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黛绿不是妃子笑
第139章 这次的书便宜卖(第3页)
徐兵一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地追随袁夫人,没想到袁夫人这次会做这样的决定。这本书若只算本钱和工钱,不算创作经费,成本不到两百钱,与之前在京口老辕众多书籍售价相比,简直天差地别。但既然是袁夫人的意思,徐老板自然照办。
徐老板即刻组织抄书先生们日夜赶工,根据军营状况,徐老板决定先赶制出三百册。等到售书时,徐兵为保护镇江老辕身份,还先到军营五里之外柴桑县城摆地摊卖书。
柴桑县城地摊上,徐兵一天就只卖了二十册不到。然而就是这二十册不到的书,却成为最先流入曹操军营和刘备身边的那一批。
原来曹操派了众多探子,有的机灵些混进了孙权军营刺探消息;有的不太灵活,只能在柴桑县城远远观望。但有时歪打正着,那不机灵的探子见一个商人带着管家从孙权营帐出来,在城中摆地摊,便瞬间来了精神,第一个冲上去买书,再如获至宝般寄回给曹丞相。
不管这书有没有用,作为探子,必须有及时传递信息的操守。
徐兵在外面卖了两天书,成绩平平,便开始驮着包袱在军营里摆摊,还吆喝宣传起来:“镇江老袁知道大家在前线辛苦,特地写了书来鼓励大家。刚刚寄来的!这回的书便宜卖,只收本钱,不赚钱,只要一百钱!”
军中将士大多识字不够,识字几个的就算是文化人了。徐兵想把书卖给他们,痴人说梦了。很多人在摊儿前看了一看,便摇头拒绝。
倒是那些文臣、谋士、做文职工作的小笔吏和管仓库的仓吏,觉得这书实在便宜,比在京口时动辄十两、二十两银子天价划算多了,想着买一本,等打完仗回家送给妻子,女眷们向来喜欢这类书。这几天从徐兵手里买书的,大多是抱着这样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