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把握军中男儿的精神需求(第2页)

 于是这半夜,诸葛亮敲开鲁肃的营帐,询问他可有镇江老辕的书。

 巧的是,鲁肃手中不仅有《死对头们》,还有《大哥》《阿母》《洛神记》。老辕那些写内宅的书鲁肃没带,但这种剖析人物命运的深刻之作,鲁肃总是随身携带,常常拿出来翻看几页。

 诸葛亮见了,眼睛一亮,笑着央求鲁肃借他看看。“能借我一两册看看否?看完便还。”

 鲁肃向来豪爽,当年周瑜来借粮食,他随手就指了一仓库,几册书又算得了什么:“孔明若是喜欢,拿去看便是,说什么借!等我回了京口,买新的给你送来。”

 诸葛亮说不必,旧书他一样能看得津津有味。

 诸葛亮就那么样半夜抱着镇江老辕的许多书,从鲁肃营帐回到自己营帐。而刘备还蒙在鼓里,苦苦等着徐老板给他配齐整套书。

 可见鲁肃为人豪爽豁达,堪称真英雄、真汉子,向来不拘小节。换作寻常男子,或许会不屑于携带这类被内宅妇人追捧的、镇江老辕所着闲书,可鲁肃却不在意这些世俗眼光。甭说诸葛亮来借书,他会毫不犹豫地出借,即便是吕蒙这个出了名的不太爱看书糙汉子前来借阅,鲁肃也欣然应允。

 当下,吕蒙手中其实正有一本《死对头们》,但书中有些地方实在令他费解,看不懂。孙权又多次亲自指点吕蒙要读书,要学文化。于是,在这寒冷深夜,吕蒙也像诸葛亮一样,敲开了鲁肃的营帐。

 帐外寒风刺骨,鲁肃正窝在温暖被窝里,享受着难得宁静。吕蒙毫无见外之意,两脚麻利地蹬掉鞋子,直接跳进鲁肃的被窝,非要学孙权与人才抵足而眠促膝而谈的风度。吕蒙道:“子敬,你快教教我,这里写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实在没看明白,怎么一开始三个人打得昏天黑地,接着夏侯孟就去当县尉了,黄叔还在卖草鞋,你快给我讲讲……”

 面对吕蒙这般热情 “求学”,鲁肃无奈,只好裹紧被窝,耐心地为他梳理故事。鲁肃将镇江老辕那高超的平行技法、穿插倒叙等复杂的叙事方式,都转化成简单易懂的时间顺序,从英雄们的微末之时讲起,一直讲到他们如日中天、大战四方,再到各自稳固地盘、小心经营维护发展。吕蒙听得津津有味,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