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谈什么和谈?(第2页)

 刘备看着众人,意思是可以和谈?

 可怎么谈呢?难道让他单舸赴会?那多危险。

 刘备又说:“且不知孙将军意下如何?” 毕竟现在刘备和孙权是联盟关系,要赴会也得一起去,双舸赴会才稳妥。

 刘备这思路有些老套,难道就一定得是曹操摆好宴席,他们去赴会和谈?就不能是周瑜在赤壁选个风和日丽的暖日,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大佬分别前来洽谈,然后各自从容回到阵营?

 这边赤壁周瑜等人讨论得激烈且没有结果,孙权那边也收到了曹操来信。

 这几日曹植驻扎在孙权营中,他历来坚决反对再打仗。他认为父亲不能再一意孤行,几家人坐下来和谈才是正理:“能用和谈解决纷争,何必非要打仗?”

 打仗争来争去,争的不过是人口、地盘和天下霸主之位。在曹植心里,曹操、刘备、孙权各有各的能耐。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了谁!

 曹植虽然一直赖在孙权军营,可孙权就是不告诉他镇江老辕下落。孙权只让曹植放心:“我此生既与老辕结识为友,自然会一辈子守护他安全,绝不让他被任何人打扰。” 不管是曹操还是其他心怀不轨之人,都别想找镇江老辕麻烦。

 曹植见实在撬不开孙权的嘴,又不能去别处找镇江老辕。他也曾偷偷去找书商徐兵:“徐老板,可否为我引荐镇江老辕?”

 曹植为人耿直,哪比得上徐老板狡猾。徐兵竟直接告诉曹植:“不瞒公子,在下其实从未见过镇江老辕的真面目,我与老辕之间一直都是书信往来。”

 这一下竟把曹植哄住了,他也没细想,就算是书信往来,徐兵找人送信,那送信的人怎么就能准确把信送到镇江老辕手里呢?这些漏洞,也是后来曹植才想明白的。

 当时曹植已经把要求降到最低:“孙将军可否转告老辕,只要他给我回一封亲笔信,我就知足了,也能相信他还安然无恙。”

 曹植说这话时,袁绮绮就在孙权和曹植旁边。孙权没有回复,袁绮绮也低着头。不知是不是因为心里有愧,袁绮绮毫不敢直视这位磊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