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护姐狂魔的劲儿

孙尚香不仅自己决意出发支援二哥孙权,还修书一封快马送往吴郡,捎给三嫂徐妙然,信中仅有简洁有力的三字:“赤壁见!”言简意赅,满含并肩作战的热忱。

 徐妙然收到这封信,瞬间心领神会。此前,她依二哥孙权安排,带着婆婆吴太夫人、大嫂大乔返回富春县老家,身边还率领着五千兵马。

 她深知,这是二哥孙权出于周全考虑所做的部署。

 徐妙然为人爽快,虽不像孙尚香那般率性叛逆,理解孙权此举必有其深意,但身为一家人,她怎忍心自己在此偏安,让先夫兄长独自在前线支撑。

 徐妙然虽为女子,且身为寡妇,却绝不愿如此窝囊。只是孙权交付于她保护母亲、寡嫂大乔及侄儿侄女的重任,让她一时陷入两难。

 彼时,徐妙然不禁忧心:“小妹的决定不无道理。可曹操若分兵从合肥南下,经庐江,沿长江直逼秣陵、京口,江东之地亦将陷入危胁之中。”

 吴太夫人见三儿媳近日坐立难安,便将大乔与徐妙然唤至跟前,慈爱地说道:“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莫要顾虑我,有大乔陪着我便好。若担心孩子们,吴郡太守朱治自会悉心照拂、全力保护。”

 想当年,孙策年仅十七岁便前往袁绍处,留下寡母与年幼的弟弟们。孙权与三弟孙翊彼时不过十余岁,扬州刺史刘繇欲对这孤儿寡母不利,幸得朱治亲自带兵前往舒县迎接,将孙权与母亲等人安置于曲阿。

 吴太夫人虽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但阅历丰富,见识不凡,她本就不惧这些危难。三儿媳手中握有五千兵马,若都耗费在守护自己这老太婆身上,实在可惜。若孙权在前的防线溃败,他们在此处再坚守也是徒劳。倒不如集中兵力,支援长江一线的战事。

 起初,吴太夫未干涉孙权的决定,一心想让儿子毫无后顾之忧地奔赴战场。

 如今,她与大乔及孙子孙女们安然居于吴郡老家。吴郡既是孙家的根基所在,亦是吴太夫人的娘家,吴太夫人的弟弟吴景与侄儿们皆在此处,还有孙坚之妹一家也在此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