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仗打(第2页)

 终于,经过近一年的交锋,周瑜所部对曹仁杀伤甚众,就算后有徐晃支援,曹仁最终也只能弃城而逃。

 至此,周瑜完全掌控南郡各县,包括枝江、旍阳、当阳、编县、华容等地。

 孙权接到江陵战况,心中感慨颇多。既感念周瑜开拓荆州之功劳,又怜惜他沙场之雄烈。即刻拜周瑜为南郡太守,兼任偏将军一职。鲁肃、吕蒙、凌统等论军功各有提拔赏赐。

 其实,最令孙权心生怜惜乃《周郎》一书之结局。这册书的作者镇江老辕袁绮绮每晚就宿在孙权身旁。

 孙权心中疑惑,很想问问袁夫人:

 “书中周郎为何中箭伤后,不久便染病早逝?”

 但话到嘴边,孙权又将问题咽了回去。毕竟上阵杀敌,生死难测,谁能保证自己在战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能躲过刀枪箭矢呢?

 孙权的表哥徐琨何等英勇,年前与孙权一同西征黄祖时中了箭伤,随后染病,竟就这么去了。

 孙权揣测,袁夫人便是因徐琨这样的经历,才编撰了这样的故事,以此表达对她对江东能人俊杰的担忧。

 的确,周瑜乃孙权的左膀右臂、肱骨之臣。

 正因如此,孙权才急切地将袁夫人所着之书送到周瑜面前,盼周瑜能好好看看。

 比起让周瑜舍生忘死为江东开疆拓土,去攻打南郡、江陵,与曹操抗衡,孙权更希望周瑜能保重身体。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在,何愁没有仗打。

 孙权甚至不敢想象,若周瑜真有个三长两短,且不说刘备一方会趁机壮大,单说曹操,定会认为江东无人,寻机卷土重来,肆意进犯。

 而周瑜不仅打仗拼命有进取精神,战略眼光更是精准独到。周瑜最近一次给孙权上表,谈及曹仁败走以及接下来的打算和规化,希望孙权全力支持他。

 简而言之,那是关于江东进一步拓展势力、进取中原的战略规划: “西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