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刘备想请镇江老辕到荆州做官(第2页)

 诸葛亮可不想接这个任务。出使江东本就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若非形势危急,他可不想再去第二趟。诸葛亮微笑着推辞:“不过是几个故事,写书先生随性而作,看过就算了。” 

 这话可唬不了刘备。 

 刘备清楚记得,诸葛亮赤壁大战前对镇江老辕的态度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镇江老辕的《死对头们》一书刚到,诸葛亮曾点灯熬夜,将从鲁肃那儿借来的全套书一字不漏地看完。 

 刘备对诸葛亮的表现己有不快,但未表露在外,只是心中失落。“不要紧,不过是个写书先生写的闲书。军师要务缠身,不便前往。”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便这么说。 

 刘备又说,他夜里再问问阿柔夫人,让她代为打听镇江老辕的下落。 

 若实在不行,就请阿柔夫人带着礼物回江东,找孙权探探镇江老辕的底细。 

 张飞觉得让阿柔夫人去了解镇江老辕这个办法不错,诸葛亮也因此暂时卸下了压力。 

 夜幕降临,刘备拖着半醉的身躯,踱步至阿柔夫人的院落。刘备尽管脚步略显踉跄,但言语清晰,思维缜密,一见到阿柔夫人,便郑重提出,请她帮忙打探镇江老辕的相关消息。 

 “夫人,此事干系重大。这位镇江老辕,虽身处异地,却对荆州的人物和故事了如指掌。若能将他请至荆州为官,对我等大业,将有极大的助力。” 

 刘备拉着阿柔夫人的手,晓以大义:“夫人,你虽生于江东、长于江东,但自与我刘备拜堂成亲那日起,便是荆州牧的女主人。你悉心抚育阿斗,我刘备感激不尽。如今,还有一事相求,望夫人务必为我探寻镇江老辕的情况,此人实在关乎我军的兴衰。” 

 面对刘备这番恳切的请求,阿柔夫人沉吟片刻,轻声问:“一个写书先生,能有多大干系?” 

 刘备闻言,神色愈发慎重,紧紧握住阿柔夫人的手,认真说道:“夫人有所不知,这绝非普通的写书先生。他眼光独到,对天下纷争洞察入微。简而言之,我一心想请他来辅佐我,即便他是八十岁的老者,我也愿像供奉姜子牙那般尊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