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诸葛亮第一次深入江东腹地(第2页)
也不因如今夫人的娘家背景逐渐没落而疏离。
黄夫人本来出身荆州名门,其娘家颇具地位。当时刘表尚做主荆州,刘表之妻蔡夫人,正是黄月英的姨母;刘表麾下大将蔡瑁,则是她的舅父。
身为大家族闺秀,黄月英有着深厚的家世背景。反观诸葛亮,八岁丧父后,便与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前往豫章。诸葛玄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却被朱皓取代,无奈之下,只得投奔荆州刘表。叔父去世后,诸葛亮隐居隆中,常吟诵《梁甫吟》,以管仲、乐毅自比,当时多数人对他不屑一顾,唯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认可他的才能。
诸葛亮与黄月英结为夫妇,堪称傲娇才子与大家闺秀的完美组合,若是这夫人美貌,婚后子嗣昌盛的话。
两人婚后,诸葛亮早已一心投身事业,黄月英全力支持丈夫,二人相互陪伴、理解。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长期在孙权身边担任文职。他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凭借出众的品德与才华,深受孙权重用。尽管兄弟二人分处江东与荆州,一个辅佐孙权,一个效力刘备,但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未疏远。赤壁大战前,兄弟俩虽得以相见,却因公务繁忙,未能畅叙手足之情。此次,诸葛亮携夫人来到江东,诸葛瑾满心欢喜,全家上下都热切期盼着这场团聚。
鉴于诸葛亮身为荆州刘备的军师,身份特殊,诸葛瑾特意向北固山上报此事。
当时孙权尚未返回,诸葛瑾便向孙权之妻袁夫人禀报。吴太夫人早已不再过问这些事务,而袁夫人平安产子一月有余,刚刚出月子。
面对诸葛瑾这般请示,袁夫人态度大方:“诸葛先生与荆州诸葛先生乃亲兄弟,探亲之事合情合理,还请先生不必顾虑。” 袁夫人还表示,若诸葛瑾家中有事,可告假两天。
得到袁夫人的许可,诸葛瑾很是感激。孙权用人不疑,对麾下臣子给予充分信任与优厚待遇,袁夫人亦是如此,这正是诸葛瑾甘愿追随孙权的重要原因。
再则,袁夫人在北固山开办学堂,聘请德高望重的先生教导各家子弟。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聪明伶俐,正在学堂读书,学业进步显着。诸葛瑾对学堂的教育模式与理念极为认同,打算来年将次子诸葛乔也送入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