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孙权竟在镇江老辕这件事上瞒了这么久(第3页)

 诸葛亮内心已被刚刚知晓的真相搅得杂乱。

 “我既然已经知道镇江老辕的真实身份,是否该就此返回荆州?”但诸葛亮又隐隐觉得,事情这般简单,不符合常理。

 曾经,众人皆听信传言,以为镇江老辕是一位不问世事的世外高人,年事已高,像是向神仙借了岁月,比常人活得更为长久。可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镇江老辕竟是孙权之妻袁夫人!谁人不知,孙权与袁夫人伉俪情深,孙权又正值年轻有为,这样的夫妻组合,在这世间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遥想当年,诸葛亮还在南阳躬耕时,虽足不出户,却自认为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那时,诸葛亮便不愿北上投靠曹操,曹操的暴虐霸道以及在朝堂上一手遮天的行径,令他深感不屑。诸葛亮心中理想的政治状态,与曹操治理下的北方大相径庭。

 当年诸葛亮并非没有考虑来到江东施展抱负。诸葛亮与孙权年岁相仿,但在那时,他对孙权作为主公的为人和为政之道,还缺乏深入了解。诸葛亮只能从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当年在江东的作为,进行一些粗略的判断。

 诸葛亮能肯定的是孙氏父子三人经营江东多年,已使其根基逐渐深厚,可对于年轻的孙权,他仍心存疑虑,难以全然相信孙权能是和孙策完全不一样的英明主公。

 孙策当年征战沙场,英勇非凡,英俊爽朗又霸气十足。然而,孙策所处的政治生态恶劣,各方势力为争夺地盘和势力纷争不断。尽管孙策麾下有兵马强壮,且求贤纳士,可世家大族多不屑与孙策为伍,无奈之下,孙策只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对反对者予以镇压屠杀。这也让诸葛亮对孙家,尤其是未来孙权的治理方式,先入为主地留下了 “暴力” 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