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孙权对待大哥孙策的儿子好不好

没想到袁绮绮此话一出,竟惹得孙权一阵沉默。

 

沉默后,孙权似是幽幽地叹了口气。

 

袁绮绮望着孙权,心中猜测他为何忽然这般,难道是因为侄儿孙绍未经他同意就擅自出府投身部队,让他心中不快?挑战了他做大家长的威严?

 

良久,孙权拉着袁绮绮的手,道:“我待阿绍,扪心自问是极好的。我这个叔父,自然是疼爱他的。

 

“但有些东西只能留给一个人,即便我再疼爱阿绍,也不能给他。”

 

孙权这时的声音很轻,却仿佛穿越了时空,忽然让袁绮绮想起后人对孙权的评价。

 

有些污蔑孙权的后人说他没有良心、不讲道德,对待大哥孙策的后人刻薄寡恩。甚至有评论家称,孙权后来登基后,只追封大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实在是忘本。

 

那些人骂孙权,骂他对死去的大哥在名分上都如此吝啬,可想而知对待大哥孙策的儿子们又会是怎样的态度。

 

孙权或许以为自己刚才那含义深刻的话,袁绮绮没有完全理解。

 

可袁绮绮已然明白他的意思。

 

袁绮绮紧紧握着孙权的手,安慰道:“问心无愧便好,何必在意他人如何评说?你要权衡的事情方方面面,为了减少冲突争斗,我支持你的决定。”

 

孙权听后,将袁绮绮揽入怀中,紧紧抱住,又似叹了口气:“阿绍想去军中历练,我也并非想要阻拦。他想做大将军,有志气,我高兴还来不及…… 罢了罢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孙绍身为热血叛逆的少年,大步离家之时,自然不知将军府邸此后发生的诸多事情。

 

孙绍对二叔孙权满怀敬重,与母亲大乔一样,感恩这些年孙权对他们孤儿寡母的悉心庇护。

 

少年孙绍不知人心险恶,也不懂他人的恶意解读,纯粹是渴望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十三岁的霍去病已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我父亲十七岁时便独自前往袁术处闯荡,而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计谋助秦国夺得十几座城池,获秦王嬴政嘉奖,被授予上卿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