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孙权在袁绮绮心中的分量已无可替代(第2页)
他和她朝夕相伴的这些年里,她盼着能与他安稳度日,平平淡淡携手余生。
然而,安稳日子总是难得。袁绮绮和孙权这些年的生活充斥着忙碌与责任。尤其是孙权,既要应对曹操的步步紧逼,又要与刘备势力明争暗斗。
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与袁绮绮心中的理想是有差距的。
孙权不想她失望,才趁机逼她,勇敢和他一起面对。
“她既已做了我孙权唯一的妻,便只有随我一起卷入政治旋涡。不能躲,不能空想。需要努力适应,与我同进退。”
袁绮绮何尝又不是这么做的呢!
她太知道,历史上孙权与曹操在合肥的数次交锋,绝非表面那般轻描淡写。
绝非各自带着军队到合肥演习一番,你收兵我也退兵。
其实那些战役凶险异常,每一次对峙都是生死较量。
所谓江东之地,内部关系实在错综复杂。孙权忙内忙外,一头青丝都熬成了紫色。
“可怜啊可怜,他累得慌。我也不容易。”
如今见孙权从容应战,积极轻松的模样,袁绮绮简直觉得不对。
回想赤壁之战前夕,那大概是孙权此生最焦灼的时刻。
面对未知的曹操大军,孙权不确定江东能否团结抗敌,甚至已做好战败的最坏打算,连家人的后路都一一安排妥当。好在赤壁一役大胜,孙刘联盟奏效,此后与曹操的几次交锋中,孙权并未遭受重大损失。
由此,孙权对曹操的实力判断愈发清晰。
当然,长此以往,孙权会误以为曹操即便带了再多的兵力,浩浩荡荡而来,曹操也不能突破长江天险,也不能突破他在江东经营多年的强悍水军。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袁绮绮忧心的是,曹操、刘备皆比孙权年长,阅历丰富,吃过的亏、上过的当数不胜数。曹操年事已高却仍心怀壮志,图谋天下,这份野心绝不是简单的骄傲自大、好高骛远,所能解释的。
她清楚记得,那场让孙权背负“不善用兵”骂名、成就张辽威名的逍遥津之战。
演义很是夸张,将孙权十万大军溃败的情节大肆渲染,孙权因此被后人戏称“孙十万”。
“演义嘛,加入了作者的爱憎喜好,作者以刘备为正义,也不得不正视曹魏的权利合法性,在三国三大巨头中一再贬低孙权与江东政权,这与演绎作者写书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好在后人有很多明白的,在看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时,不再傻傻分不清楚演艺形象以及历史形象。后人很多都能正确看待刘备,曹操,孙权三位政治家的历史功绩,对他们做出历史唯物的评价。但那场战役的惨烈却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