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借汛肥地




                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铁玫的想法虽然很好,但却还缺少权威的论证。



    从农科院找了位研究土壤的专家,根据土岭乡独有的土质,出具一份论证报告,楚秘书看完觉得没问题,才带着厉元朗跟铁玫,去见了张书记。



    这次会面的地方是办公室,双方穿的都很正式,戴上花镜的张海滨,认真的把报告看完,摘掉了眼睛,用力的揉了揉太阳穴。



    “丫头,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是真想改造土岭乡的环境,还是借着这个计划书,搞什么金融运作?”



    计划书里的远景很宏大,西林苗业承包上坡村跟下坡村三千亩荒地,利用河里的淤泥进行土壤改造,然后借助雨季对荒地进行深度改造。



    明年开春后,上坡村将会先种上两千亩的苜蓿草,下坡村会先种上一千亩的苹果树。后续如果涨势喜人,还会扩大规模。



    一年内,罗宁县水利部门,需要帮着把废弃水库翻新,同时修建一个新水库。



    三个月后,罗宁县商业银行,将为整个计划,提供六千万的低息贷款。



    罗宁县农委还要帮着申请各种农业补贴……



    这个计划真是个好计划,但借鸡下蛋的意图太过于明显,除了一开始西林苗业,三百万的承包费,跟两百万的土地平整费,其他的都是用贷款。



    五百万跟六千万,差了整整十二倍!这种杠杆率,夸张到丧心病狂!



    面对这个问题,铁玫倒是早有准备:“西林苗业是个很成熟的苗木公司,已经在西林市拥有两块育种基地,成熟的管理团队,跟更加成熟的销售渠道。所以从播种到销售,没有任何的问题。”



    “土岭乡的环境恶劣,也就靠近水库的地方可以进行育苗培育,如果想要彻底改变土岭乡的环境,就需要加大投资。”



    “苜蓿草不止是好的肥料,还可以跟养殖业深度绑定,利用生物循环,彻底改变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综合考虑,这个项目,是个成功率很高,模式成熟的农业项目,跟金融运作扯不上任何的关系。”



    厉元朗见到张海滨沉吟,便帮着说了一句:“既然要用商业贷款,肯定也要接受正规的监管与审计。只要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土岭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