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压魂
刚刚还是夕阳绚烂的天空,这会儿又是阴云密布,忽有一声沉缓凝重的闷雷响起。
站在柴房的翘檐下,颜洵微低着头,看向在身旁比肩而立的白森,他心里没来由的冒出个念头。
只要能与这女子携手合作,无论她抛出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我说对了么?”白森半仰起头,看向颜洵。
颜洵反问道:“你觉得,我还能得到什么消息?”
“其实我也是刚刚想到的,说的可能不对,还请洵哥儿多包涵。”这声“洵哥儿”,白森是学着菊馆里那个叫丹妹的女孩说的。
颜洵嗤地一笑,道:“你说吧。”
“来鸿清棋院之前,你的眼线一定把死者的身份,死亡时间,在抛尸现场有什么痕迹,死者留下了什么遗物都说给你听了,”白森不疾不徐地道,“没准儿,此人还偷偷带你去过静海县衙门的停尸房,让你查探尸体状况。”
颜洵眼角微跳,他强自稳定住心绪,呼吸却还是有了些许紊乱。
从益州披星戴月地赶了几天路,来到容州界内,颜洵没有急着来鸿清棋院这处案发地,而是先去了趟静海县,先前与那个专管刑房的主薄约好的,在县城的秋市附近碰面。
“颜公子是吧?”主簿一见面就恭敬地道,“霍大人给下官来了信,下官这就带你前去刑房。”
那时天已黑尽,早过了宵禁开始的时点,静海县城里空荡无人,只有更夫的打更声远远的从县城另一端传来。
“死者是容州都督的独子,”主薄手里提着灯笼,边走边小声抱怨,“这徐都督也真是的,人都没了,还不抓紧办丧事,入土为安便罢,却说什么,我们县衙不查出真凶,他独子的尸身就摆在衙门里,什么时候查清楚了,他就什么时候来收殓。”
“哦?尸身摆了几日了?”颜洵问。
“得有五六日了,”主薄叹道,“还好这几日已过了秋燥,天气转凉,又念及那是都督独子的尸身,县令大人命我们把尸体搬到阴窖,他还亲自去了趟陈府,求陈府的私窖送了一车冰块过来,这才堪堪保住那具尸身,没让尸变得太厉害。”
颜洵点点头,道:“我今日得以验尸,全因你们保尸有功,我自当禀报给霍大人,此案得破,你们定是有功劳的。”
那主薄姓王,年过花甲,差不多到了致仕还乡的年纪,这时候他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听颜洵这么讲,不见他有多少欣喜神色,只是叹道:“唉,也只保得了这几日,若是陆捕头不快些破案,让徐都督尽快收了尸去,只怕我们衙门上下都得遭罪。”
颜洵来了精神,“这么说,你们衙门只派了个捕头去查案,姓陆,是吧?”
年长的王主薄自知失语,连忙加快脚步,转过脑袋看向别处,装作没听见颜洵的话,此后,一直到进了县衙的大门,不管颜洵怎么问,他都没再开口。
带着颜洵来到衙门后院的阴窖,王主薄说他在院里等候吩咐,说什么也不往阴窖踏进一步。
颜洵戴好面罩,拉开地上的盖板,先用绳索往阴窖里吊下一盏油灯,待油灯燃了一会儿,他才踏着竹梯下去。
一股阴寒立时包裹住他全身。
静海县衙的阴窖是个方形的地下空间,四个角都摆有陶盆,其中有艾草和苍术的余烬,地面上还有不少石灰粉。
看来为了保护徐公子的尸身,静海县衙的人想尽了办法,除了找县上富户借冰,还用香料来除尸臭,用石灰粉祛湿气。
颜洵抽抽鼻子,看向阴窖正中,死者的尸身就摆在那里。
距离徐万钧身亡已过了多日,即便放置于低温干燥的阴窖里,尸身还是不可避免的肿胀起来,尤其是腹部和脸上的肿胀最为明显。
站在柴房的翘檐下,颜洵微低着头,看向在身旁比肩而立的白森,他心里没来由的冒出个念头。
只要能与这女子携手合作,无论她抛出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我说对了么?”白森半仰起头,看向颜洵。
颜洵反问道:“你觉得,我还能得到什么消息?”
“其实我也是刚刚想到的,说的可能不对,还请洵哥儿多包涵。”这声“洵哥儿”,白森是学着菊馆里那个叫丹妹的女孩说的。
颜洵嗤地一笑,道:“你说吧。”
“来鸿清棋院之前,你的眼线一定把死者的身份,死亡时间,在抛尸现场有什么痕迹,死者留下了什么遗物都说给你听了,”白森不疾不徐地道,“没准儿,此人还偷偷带你去过静海县衙门的停尸房,让你查探尸体状况。”
颜洵眼角微跳,他强自稳定住心绪,呼吸却还是有了些许紊乱。
从益州披星戴月地赶了几天路,来到容州界内,颜洵没有急着来鸿清棋院这处案发地,而是先去了趟静海县,先前与那个专管刑房的主薄约好的,在县城的秋市附近碰面。
“颜公子是吧?”主簿一见面就恭敬地道,“霍大人给下官来了信,下官这就带你前去刑房。”
那时天已黑尽,早过了宵禁开始的时点,静海县城里空荡无人,只有更夫的打更声远远的从县城另一端传来。
“死者是容州都督的独子,”主薄手里提着灯笼,边走边小声抱怨,“这徐都督也真是的,人都没了,还不抓紧办丧事,入土为安便罢,却说什么,我们县衙不查出真凶,他独子的尸身就摆在衙门里,什么时候查清楚了,他就什么时候来收殓。”
“哦?尸身摆了几日了?”颜洵问。
“得有五六日了,”主薄叹道,“还好这几日已过了秋燥,天气转凉,又念及那是都督独子的尸身,县令大人命我们把尸体搬到阴窖,他还亲自去了趟陈府,求陈府的私窖送了一车冰块过来,这才堪堪保住那具尸身,没让尸变得太厉害。”
颜洵点点头,道:“我今日得以验尸,全因你们保尸有功,我自当禀报给霍大人,此案得破,你们定是有功劳的。”
那主薄姓王,年过花甲,差不多到了致仕还乡的年纪,这时候他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听颜洵这么讲,不见他有多少欣喜神色,只是叹道:“唉,也只保得了这几日,若是陆捕头不快些破案,让徐都督尽快收了尸去,只怕我们衙门上下都得遭罪。”
颜洵来了精神,“这么说,你们衙门只派了个捕头去查案,姓陆,是吧?”
年长的王主薄自知失语,连忙加快脚步,转过脑袋看向别处,装作没听见颜洵的话,此后,一直到进了县衙的大门,不管颜洵怎么问,他都没再开口。
带着颜洵来到衙门后院的阴窖,王主薄说他在院里等候吩咐,说什么也不往阴窖踏进一步。
颜洵戴好面罩,拉开地上的盖板,先用绳索往阴窖里吊下一盏油灯,待油灯燃了一会儿,他才踏着竹梯下去。
一股阴寒立时包裹住他全身。
静海县衙的阴窖是个方形的地下空间,四个角都摆有陶盆,其中有艾草和苍术的余烬,地面上还有不少石灰粉。
看来为了保护徐公子的尸身,静海县衙的人想尽了办法,除了找县上富户借冰,还用香料来除尸臭,用石灰粉祛湿气。
颜洵抽抽鼻子,看向阴窖正中,死者的尸身就摆在那里。
距离徐万钧身亡已过了多日,即便放置于低温干燥的阴窖里,尸身还是不可避免的肿胀起来,尤其是腹部和脸上的肿胀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