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又赌赢了(第2页)
一些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能力扎实,有想法,有灵性,偶尔能够做出优秀的成果,文章经常发表在相关杂志或者期刊,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些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小牛。
部分教授、专家,也都处于这个层次。
接下来就是大牛。大牛们就厉害得多,他们往往属于各自领域的精英人士,能够独立负责一个项目/课题,经常做出突破性的成果,更是各大学术期刊的常客,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再然后就是巨牛。学术巨牛们,就不是我等普通人可以企及的了。这类人一般能够主导重要的研究方向,推动国家级的研究项目。他们作为一个领域的权威人士,顶级期刊求着他们发表论文,部分巨牛还是顶级期刊的审稿人、编委等。
我们从电视里看到的院士们,多数属于这一级别。
再高一级,就是巨犇,也就是学术泰斗级别。他们始终走在各自领域的最前沿,他们就是权威中的权威,他们的一些成果,甚至有资格被载入教科书。正如某一位泰斗所说:“我的论文不必参考其他文献。”
这些人往往是国家战略级的资源,也是世界最高奖项的获得者,或者有力竞争者。
刘清澜教授在学术研究上,只能算作是大牛,在创作领域,才能称得上是巨牛。
而他的师兄王立元,在学术研究上便可以称得上是巨牛级别。
张子良教授就属于泰山北斗、学术巨犇,而他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大牛小牛,没有一个算得上是巨牛。
这次双方斗法,就可以称得上是兵对兵将对将,双方下场的都是一些大牛小牛,并没有巨牛或者巨犇入场。
不过等到时候周硕的书一发布,凭着过硬的质量,到时候别说他们请巨牛,就算是张子良这个巨犇亲自下场,那也无济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