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良师益友(第2页)

 “诸位前辈厚爱,晚辈愧不敢当。”

 仅仅一句谦辞,就让激烈的争执瞬间平息。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带着期待与探究。

 “拙作能得诸位先生如此青睐,是它的荣幸。”

 周硕从容不迫地继续说道:“既然各位先生都对此书青眼有加,晚辈倒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郑老、李教授、王委员,以及我的恩师刘清澜教授,四位共同为此书作序?”

 这个提议让在场众人都是一愣。

 联合序言在学术界并非没有先例,但通常极为罕见,尤其是由如此多位重量级学者共同执笔,在整个学术界,都是屈指可数的。

 想一想,等学者们买到这部着作,都不用看作者和具体内容,光是那一长串的序言作者名字,就可以把人震得脑袋发昏。

 周硕不急不缓地解释道:“郑老德高望重,可以作总序,定全书之基调;李教授深研学派源流,可梳理此书的学术脉络;王委员熟知出版传播,可阐述其对于当代学界的价值;恩师最知我研学历程,可从师承角度略述一二。如此,既可汇聚各家智慧,定考据学之基调,亦能成就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几位老先生:“不知各位老先生意下如何?”

 刚才还争得不可开交的几位大佬面面相觑,迅速在心中权衡利弊。

 单独作序固然风光,但难免得罪其他几家;联合作序虽看似分薄了荣光,实则却是强强联合,更能凸显此书的份量,而且谁都不吃亏,还显得自己大度。

 更何况,这是周硕亲自开口定的调子。

 “妙啊!”郑老最先击掌称善,“汇聚众家之长,此法大善!老夫附议!”

 “周博士思虑周全,确是两全其美之策。”李教授立刻跟进,脸上哪还有半分争抢时的急切,只剩下一派学者风范。

 “我没意见。”

 “就按周博士说的办。”

 转眼间,刚才还面红耳赤的几位,立刻变得一团和气,谦逊有礼,变脸速度之快,再次看呆了旁听的学生们。

 “学到了吗?”一个男生木着脸,对身边的同伴说,“这才是真正的……学术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