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如鱼得水

《龙族》的电子书版本在西红柿小说网悄然上线的时候,由华夏书局发行的实体书,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宣传。

 其实周硕的其他网文,也有做实体开发。

 这些网文作品大部分都是由领航/西红柿小说网和春城文艺出版社合作发行。

 比如《斗破苍穹》,比如《鬼吹灯》,再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

 但是,这些网络文学作品的销量其实不怎么样。

 就算是卖的最好的《鬼吹灯》,也才勉强突破了千万册级别。

 跟周硕动辄上亿册的武侠小说比起来,确实是太寒碜了一些。

 这些网文出版的实体书卖不动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他们篇幅太长,动辄百万字起步。

 很少有读者会在看完网文之后,花大几百块,再去买一套实体书去收藏。

 当然,即便是这样,几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的销量,也是令许多作者望尘莫及的存在了。

 不过,这些网文作品的漫画和周边,倒是出乎意料的受欢迎。

 至少在中学生群体里面,周硕的几部网文改编的漫画都是碾压式的存在。

 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够与之抗衡。

 等以后这些作品做成动漫,周硕相信他们也绝不会比那些经典动画差。

 还是说回《龙族》。

 《龙族》不管是剧情还是文笔,其实都不差的。

 就算和金系的武侠小说相比,也仅仅只在深度、剧情、文笔几项上,都略差了一筹而已。

 但《龙族》有着一个金系武侠小说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的受众更广。

 金系武侠固然深度更高,文笔更加厚重,甚至后期已经有了一种羚羊挂角般难以捉摸的感觉。

 但是,半古半白的语言依旧是需要阅读门槛的。

 这样的语言,其实更符合老一辈的阅读习惯。

 它的读者,也多集中在大学及以上,有稳定工作,空闲时间多的高知人群,或者是精力更多的老年人群体当中。

 那些年轻的读者(初高中生),能读得下去这种文字的,毕竟是少数。

 而金系武侠之所以能够传播如此广泛,甚至成为几代人的回忆,它成功的影视化简直居功至伟。

 周硕前世是个90后,知道金庸也是因为那些热播了很久电视剧。

 后来长大之后,特别是高中时期,慢慢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这才真正看懂了金庸原着的精妙之处。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周硕看完了大部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武侠作品。

 说起来今天抄的这么爽,还是要感谢当年的自己。

 言归正传。

 相比之下,龙族的语言其实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它的青春幻想主题,在校园里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恐怕也只有那些玛丽苏霸道总裁文能够勉强与之抗衡。

 所以别看周硕的武侠重视读者有着中几千万,《龙族》只要做好宣传,它的销量是一定会超过那些武侠小说的。

 2011年,龙国的人口已经突破了27亿大关。

 这二十七亿里,中学生和大学生加起来至少有着3亿。

 这三亿里,只需要有五分之一的人看《龙族》,周硕的作品销量就能新的阶段(除《小王子》之外)。

 因此,即便是周硕先在网络上连载了《龙族》,但以《龙族》的魅力,它的销量也不会像其他网络小说那样受到太大的影响。

 无数人依然会愿意为他们的青春买单。

 再一个,《龙族》的题材比周硕以往除《小王子》之外的所有作品都适合海外改编,广袤的英语区市场将为他开放。

 以周硕如今的笔力,完全可以将《龙族》写成平行世界的《哈利波特》。

 -----------------

 新年刚过,空气里似乎还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道,淡淡的,混着初春清晨微凉的湿气,吸入肺里,有种独特的、属于年节尾声的清冷。

 街道上许多店门口红色的灯笼还没有还没有撤下,在尚显料峭的寒风里轻轻摇摆,穗子拂过门楣,却已不再像除夕夜那般鲜亮夺目。

 在长达十五天的春节里,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尘土,透出几分繁华落尽的慵懒。

 地上散落着未能扫净的鞭炮碎屑,红纸屑被雨水或脚步碾过,黏在水泥路面上,成了春节留下的印记。

 偶尔有早开的店铺拉开了卷帘门,店主打着哈欠,将“新年快乐”的牌子翻转成“正常营业”,动作里带着假期结束被迫营业的无奈。

 正月十六这一天,全国连锁的巨无霸学海书店,终于打开了关闭了足足二十天之久的大门。

 门内暖黄色的灯光亮起,像是冬眠后苏醒的巨兽睁开了惺忪的眼睛。

 《龙族1:火之晨曦》的实体书,也被摆在了学海书店里最显眼的位置上。

 第一个推开玻璃门走进店里的,是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初中男生。

 他桀骜的短发上散落着一些白色的雪,身上崭新的羽绒服口袋里,揣着还没捂热乎的压岁钱。

 他的目光几乎在进门的那一瞬间,就被入口处那座醒目的展台抓住了。

 展台最上层,一本灰白相间封面的书斜立着,封面中间,一头狰狞却充满力量的西方巨龙正展开双翼,鳞片在灯光下泛着暗金色的光泽,仿佛下一刻就要破纸而出。

 男孩的脚步被钉住了,他凑近了些,手指小心翼翼地拂过那烫金的龙翼纹理,封面下方“青春幻想文学”和“周硕”的字眼映入眼帘。

 “居然是周硕的书吗?”他惊喜的低语一声。

 课本上《少年龙国说》后面坠着的名字在记忆里闪着光,他自己在课外读过的《滕王阁序》后面也是这个同样耀眼的名字。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刚收到的红包,红包呈暗红色,上面映着点点的碎金,像是布满夜空的星辰。

 红包看上去很高级,但里面的钱并不多,面额也不会太大。

 龙元的购买力很强,日常使用的多是一元、五元或十元面值,百元大钞是很少见的。

 他小心翼翼地从红包里抽出两张十元面值的龙币,走到收银台,收银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女生,穿着学海书店的工装,身材苗条。

 此时,她正微笑看着这个顾客。

 初中生付了钱,似乎并不着急离开,而是环视了一周,才怯生生的开口:“店里有可以看书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