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吃里扒外(第2页)
江对岸,是连绵陡峭的山壁,岩石裸露,呈现出坚毅的铁灰色与苍黛色,山体上顽强地生长着一丛丛低矮的灌木。
更远处,山势愈发高耸,峰峦叠嶂,线条硬朗而雄浑,山顶笼罩在流动的云雾之中,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这里的绿色是深沉而克制的,不再是平原地区那种鲜亮欲滴的模样。
它与灰白的岩石、浑黄的江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调沉郁、气势磅礴的画卷。
偶尔能看到一处山涧瀑布,如同一条银白的缎带,从峭壁上垂落,汇入脚下奔腾的江流之中。
这与洱海的宁静柔美截然不同,是一种带着原始力量与苍凉意味的壮美。
江水奔流的声音隐约可闻,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一往无前的气势。
“这里的山,看起来好有力量。”李清清望着对岸巍峨的山体,轻声说道。
周硕的目光掠过那奔流不息的江水,落在远山缭绕的云雾之上,一种基于地理认知的笃定涌上心头。
他点了点头,应和道:“看这山势水形,离我们的目的地应该不远了。”
这时候,驾驶位上的何卫东接口道:“周先生,咱们离目的地还有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周硕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而是继续欣赏起沿途的风光来。
渐渐地,窗外的山峦如同退潮般向远方隐去,高度也层层矮了下去,开阔的平原地貌开始在视野中铺陈开来。
人家的烟火气渐渐浓了。
白墙灰瓦的农舍点缀在田野之间,炊烟袅袅升起,与傍晚的薄暮交融在一起。
一片片平整的田地里,晚稻已经抽出了青穗,在微风中泛起柔和的波浪。
菜畦里,莴笋和卷心菜长得正盛,绿得扎实而饱满。
道路也变得热闹了些,偶尔有骑着摩托、载着农具的乡人从旁经过,带来几分鲜活的生活气息。
何卫东放慢了车速,小心地避让着在路边悠闲踱步的鸡鸭。
李清清作为“城巴佬”,是很少能够见到这样真实的农村场景的。
诚然,他和周硕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风景。
也不去那些人挤人的大景区,更多的去的是稍显小众的山水秘境、古镇遗珠。
但这样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小村子,她真是极少见到的。
所以,到了村镇之后,她几乎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看。
这一世的周硕其实李清清也差不多,但前世的他,那就大不相同了。
他本来就是在农村长大的的孩子,对这一切自然无比熟悉。
春城和蜀地的山河风光,当然是各有千秋,大不相同。
但一进到农村,就显得大同小异起来。
看到这熟悉的场景,她不由得想起前世蓝星的家人来。
前世他透支生命,心力交瘁,猝死在电脑面前,那也不必多说,反正人都死了,一了百了,也算是解脱。
至少在活着的时候,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报答养育之恩。
总算问心无愧。
而他那苦命的母亲,以及刚上高中的弟弟,却还在尘世的苦难中挣扎。
还有他那爱酗酒的父亲……
虽然他喝醉了以后确实很令人生厌,但年轻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他也曾经是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周硕读书的路是他一砖一瓦的砌出来的。
想起这些,他心中难免失落。
而这份失落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目的地已经到了。
“周先生,李小姐,咱们到了。”
何卫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周硕打开车门,一座雅致的小院,映入眼帘。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虬髯客和他早就互相通过消息,所以虬髯客是知道周硕今天会上门拜访的。
车在门口一停,虬髯客家里养的小土狗就叫唤起来。
周硕一见虬髯客,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因为虬髯客人如其名,真的是一位虬髯大汉。
以周硕的视角看,虬髯客甚至比自己还要高,还要魁梧。
粗略估算,虬髯客的身高至少在一米九以上,体重则是两百斤起步。
即便在北方,这样的魁梧大汉都是极为少见的,更别提在南方,这样的魁梧大汉,稀有程度恐怕跟大熊猫也有得一拼了。
而且,虬髯客还很年轻。
看上去大概也就四十多岁的样子。
周硕本来以为虬髯客至少五十多岁了,但这其实完全是因为虬髯客开始创作早而带来的错觉。
虬髯客创作第一部作品的时候,才刚上大一,那时候他才十八九岁。
到如今,他的创作生涯已经超过二十多年了,龙国有一代半的人,都是看他的作品长大的。
所以才会给周硕一种他年纪很大的错觉。
实际上,虬髯客如今才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阅历与创作欲望都臻于巅峰的黄金时期。
所以周硕那句“保重身体”,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口。
开什么国际玩笑!
对一个四十多岁年富力壮的彪形大汉说保重身体,那根本就不像祝福,反而更像一种诅咒。
虬髯客作为龙国仅次于周硕的顶尖武侠作家,家里当然是什么都不会缺的。
实际上,因为创作年限和数量的关系,再加上周硕疯狂的到处投钱进去,虬髯客如今的存款,恐怕比周硕还要多。
所以第一次上门,也没带什么俗气的礼物,就带了一个简单的伴手礼。
一块年份悠久的普洱茶饼。
财富积累到周硕和虬髯客这种地步,什么的定制的东西,高端的礼物,他们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反正只要是钱能买到的东西,不管多珍贵,都谈不上什么贵重。
你有钱,难道我没有?难道我买不到?
像这种可遇不可求的老普洱茶,才是真正要费心思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周硕这几年茶喝多了,又对普洱茶小有研究,又还是本地人,他根本就买不到真正的好东西。
只能买到那种忽悠那些冤大头的假货。
送个茶肯定是合适的,一来这东西雅,不显得俗气,文人墨客送茶是常有的事。
二来虬髯客自己隐居在乡下,肯定是经常喝茶的,也算得上实用。
三来,这茶饼价值不菲,既符合周硕的身份,又能体现他的心意。
总之合适的不能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