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大展身手(第2页)
轮到周硕时,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梳理了“侠”这一概念在不同时代的流变。“……从司马迁笔下‘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的游侠,到唐传奇中来去无踪的剑客,再到近代报纸连载中身负家国大义的英雄,‘侠’的内涵与外延,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不变的内核,是那份超越个人利害的担当与勇气。那么,在今天的都市丛林中,这份担当与勇气,该如何安放?这正是我们这一代武侠创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
周硕的发言逻辑严密,格局开阔,赢得了台下不少学者的微微颔首。
接着是虬髯客,他声如洪钟,带着江湖人的直率:“俺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俺就知道,当年写《九州剑侠传》,也有人骂俺背离了更早的传统。可要是没有当年的‘背离’,哪有后来的繁荣?老树要发新枝,才能活!俺们现在,就是在给武侠这棵老树,嫁接新枝!能不能活,能不能开花结果,得试试看!堵着不让试,那树可就真老了,死了!”
他这番充满个人色彩的直白言论,反而引来了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压力给到了江晨。他走到讲台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怦怦直跳的声音。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台下那些带着好奇、审视,甚至些许怀疑的目光,想起了周硕的话。
“各位老师,同学好。”他的声音起初有些发紧,但渐渐平稳下来,“我叫江晨,另一个身份是《外卖侠》的作者‘江城子’。在写《外卖侠》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侠’很远,在书里,在历史上。直到我开始送外卖……”
他讲述起自己的经历:如何在深夜的街头帮助醉酒的陌生人回家,如何在老小区里替行动不便的老人顺手带走垃圾,如何与其他外卖员分享抄近路的技巧以应对平台苛刻的时限……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在他平实的叙述中,却透出一种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