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湖南省—向姓、阳姓、戴姓(第2页)
阳姓
- 起源:
- 源于姬姓:出自周景王姬贵封其少子于阳樊(今河南济源),后裔避乱奔燕国,因邑为氏。
-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瑕,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穆王熊商臣(公元前 625~前 614 年在位)有个儿子名叫扬,公子扬的孙子叫公子瑕。在楚平王芈居(公元前 528~前 516 年在位)执政时期,公子瑕任楚国令尹,被封于阳(今山东沂水),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
- 源于复姓:出自古代以阳为字的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如欧阳氏、高阳氏、鲁阳氏、伯阳氏、青阳氏等,皆省文简化为单姓阳氏。
- 变迁:
- 先秦时期:阳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在这一时期,阳姓人口较少,分布范围也相对较窄。
- 秦汉时期:阳姓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如陕西、四川、湖南等地逐渐有了阳姓的分布。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阳姓人也随着人口迁徙而分布到更广泛的地区。
- 隋唐时期:阳姓在全国的分布进一步扩大,一些阳姓人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崭露头角。
- 宋元明清时期:阳姓在各地不断发展,家族逐渐壮大,同时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迁徙和分布。
- 在湖南的分布:湖南有一定数量的阳姓人口分布。在湖南的一些地方,阳姓家族在当地繁衍生息,为地方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传承着家族的文化和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戴姓
- 起源:
-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帝 11 位君主宋戴公姬撝(公元前 799~前 766 年在位),其子孙以其谥号“戴”为氏。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东,一说在河南兰考。隐公十年(公元前 713 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以国名“戴”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