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津市—毕姓、窦姓、包姓(第2页)
窦姓
- 起源:
- 源于姒姓:传说夏朝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他的五个弟弟和怀孕的妃子后缗去洛水南岸打猎时,被有穷氏部落首领羿阻拦。后缗等人到洛水转弯流汇黄河的地方的一个地洞里躲避,被有穷氏部落人发现并关入窦(地穴、地洞)中管制起来。后来后缗临近产期,带着儿子们逃出窦,奔归有仍(今山东济宁),在那里生下少康。少康给留居在有仍的两个儿子命姓氏为“窦”氏,世代相传至今。窦氏族人大多尊奉少康为得姓始祖。
-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大夫窦公,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窦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窦氏,世代相传至今。
- 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 源于氐族:晋朝末期,库狄宥连部的首领以所居之地“屋窦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古城乡)为姓氏,称窦羽泥。其族人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汉化姓氏者,称窦羽氏。
- 源于鲜卑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娄提部的后人有改为窦姓的情况。
- 源于蒙古族:元、明朝时期,蒙古乌扎喇部的人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窦氏。
- 源于满族:元、明朝时期,女真卦尔察部的乌扎喇氏在清朝中叶以后有改为窦姓的。
- 变迁:
- 窦姓起源古老,远祖始于夏朝。在汉朝时,清河观津的窦氏出了一个皇后,窦太后,她是文帝刘恒的妻子,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时,清河窦氏也因此大兴,逐渐形成望族。此后,窦姓在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扶风、河南两大郡望。
- 在历史的变迁中,窦姓不断地迁徙和繁衍。由于战乱、政治、经济等因素,窦姓人不断地向其他地区迁移,其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窦姓人可能会向南方或者相对稳定的地区迁移;而在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窦姓人又可能会向政治、经济中心地区迁移。
- 分布:
- 在全国范围内,窦姓人口约 46.7 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0.032%左右。窦姓在江苏省的分布相对较多,约占全国窦姓人口的 10%。在天津市,窦姓也有一定的分布。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历史上吸引了众多人口的迁入,窦姓人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来到天津的。他们在天津的分布可能与天津的历史发展和人口迁徙有关,例如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区、古镇或者交通要道附近,可能会有窦姓人的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