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山西省—吕姓、苏姓、蒋姓(第2页)

 - 宋元明清时期: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许多的吕姓政治家思想家,大大提高了吕姓的影响力,也确立了其在中国的大姓地位。宋元明六百余年,吕姓的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

 - 分布:当代,吕姓的人口已达 700 余万,分布以安徽、山东、河南、山西、浙江、福建为最,其中河南、山东两省人口占汉族吕姓人口的 31%,其次为广东、河北、陕西、甘肃、广西、江西、台湾等省。在山西省内,吕姓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区,如运城、临汾等地。

 苏姓

 - 起源:

 - 出自己(妃)姓,以国为氏: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周武王时,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后迁都于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部),其后代子孙遂以地名为姓,称为苏氏。苏忿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被尊为得姓始祖。

 -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所改:汉晋时辽东乌桓部、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金国女真族、清朝满洲八旗中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改为苏姓,锡伯族苏木尔氏、裕固族苏勒都斯氏以及彝族阿苏氏、达斡尔族乌尔克氏等,亦改姓苏。

 - 变迁:

 - 先秦时期:苏氏世代住在河内(今天河南温县、武陟、沁阳一带),先秦时代有一支迁徙到今湖南、湖北境内,一支迁徙到东周洛阳。

 - 秦汉时期:汉初,苏氏始徙于秦,自此,苏氏由黄河河南以北迁入陕西。汉武帝时,苏建于元朔二年(前 127 年)以校尉跟随卫青击匈奴有功,卒后葬于陕西武功大犹乡,从此,苏建成为苏氏武功派始祖。此后不久,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苏氏有一批人随之渡江,在江、浙一带安家。

 - 隋唐时期:唐朝,苏姓移民大量南下四川和福建。唐初,陈元光入闽开基漳州,已有苏姓人入闽;唐末时,苏威五世孙苏益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死后赠上将军、武安侯,葬于同安县,是为芦山堂同安苏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