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山西省—余姓、潘姓、杜姓(第2页)

 - 以国为姓:出于姬姓,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姓,奉季孙为潘姓始祖。

 - 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华后裔,是以国名为姓。舜帝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庆),后将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商王朝时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国,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而姓潘。

 - 因地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下雒城西南有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

 - 鲜卑改姓: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 其他民族改姓:在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 变迁:

 -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

 - 汉时,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

 - 东汉灵帝时,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

 - 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

 - 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

 - 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

 - 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

 - 分布: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在山西省,潘姓也有一定的分布,如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地区,都有潘姓家族的存在。不过具体的分布情况可能因历史变迁和人口流动而有所不同。

 杜姓

 - 起源:

 - 出自祁姓:帝尧的裔孙刘累之后。西周时期,周成王将唐杜氏封于杜城(今陕西西安东南),建立杜国,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国被灭,杜伯的子孙大多逃往中原,以国为氏,称为杜姓。这是杜姓的主要起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