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贵州省少数民族姓氏—韦姓、潘姓、龙姓、石姓、安姓(第2页)

 龙姓

 - 起源:一是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时,龙行是重要大臣,其后代以龙为氏。二是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通志·氏族略》记载,舜臣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三是出自御龙氏之后,夏朝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习养龙、御龙的技术,约公元前1879年,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颍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夏朝的领袖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达7年之久,因刘累养龙御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代行豕韦国君。后因一雌龙死,刘累将其制成肉羹献给孔甲帝,怕事情暴露而迁徙到河南鲁山地区,其子孙后来便以龙为姓。此外,少数民族中也有龙姓,如苗族等少数民族中的龙姓,多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汉文化影响而采用的汉姓 。

 - 变迁与分布:龙姓在贵州的分布较广,黔东南、黔南等地区是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龙姓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这些地区,龙姓人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家族文化和姓氏传承 。

 石姓

 - 起源:主要起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此外,也有源于子姓、羯族、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改姓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