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第358章 维吾尔族姓氏—阿不都姓、阿卜杜拉姓、毛拉姓、艾买提姓(第2页)
(三)分布
阿不都姓在维吾尔族聚居区分布较为广泛。在新疆,尤其是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南疆地区,阿不都姓人口相对集中。这些地区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宗教氛围浓厚,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坚守使得“阿不都”这一带有宗教色彩的姓氏得以世代相传。在北疆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也有一定数量的阿不都姓维吾尔族人,他们多是因商贸往来、工作调动等原因迁徙至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阿不都姓的维吾尔族人在城市中的分布也逐渐呈现出分散与集中并存的态势,在城市的维吾尔族聚居社区中仍能看到较多阿不都姓家族的身影。
三、阿卜杜拉姓(a bu du la)
(一)起源
“阿卜杜拉”同样源于阿拉伯语,是“??? ????”(Abdullah)的音译,直译为“真主的仆人”,是伊斯兰教中极为常见的名字。在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后,这个名字被大量采用。它不仅体现了对真主的尊崇,还包含着一种精神寄托,希望借助真主的庇佑,让家族和个人在生活中获得安宁与福祉。最早使用这一名字的多是宗教人士、学者以及虔诚的信徒,他们将对宗教的理解融入到名字之中,而后逐渐演变为家族姓氏。
(二)变迁
从历史角度看,阿卜杜拉姓的变迁与维吾尔族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古代维吾尔族的游牧和农耕生活中,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姓氏作为家族的标志,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强化家族的认同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家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日益频繁,阿卜杜拉姓的家族在与其他家族的互动中,在保留姓氏核心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化元素,在命名习俗、家族礼仪等方面发生了一些适应性变化。例如,在一些与汉族杂居的地区,阿卜杜拉姓家族在保留传统宗教文化的基础上,也借鉴了汉族家族文化中尊老爱幼、家族祭祀等部分礼仪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