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高额悬赏(第2页)

 杜远博连忙躬身:“不敢贪功,学生只是想帮助一下老师,也是不想让一位朝中重臣蒙受冤屈。” 

 寒暄一阵后,杜远博告辞离去。 

 秦羽心中充满期待。 

 正如杜远博所说,太巧了。 

 而且从恩科结束到曾信厚事发,就时间来说对方完全足够模仿手书布置这一切,此人嫌疑非常之大。ˉ|新?完ˉ)a本31神#站e′ !无+错?内?+容) 

 次日一早,秦羽早早来到大理寺。 

 大理寺左少卿赵强离京调查那个商贾去了,秦羽便将大理寺右少卿王元吉叫来,让他亲自去礼部调取谢俊成的资料。 

 吏部主持恩科,存档有学子资料。 

 王元吉还没有回来,杜远博先来了,谢俊成的同乡他没有找到,据说都因为落榜而回乡去了。 

 但他带了几位当时见过谢俊成模仿自己抄录书籍的人,秦羽当即将录事叫来,现场询问他们情况。 

 跟杜远博所说一样,他们均表示谢俊成临摹的笔迹跟原书一模一样,当时他们看到都是叹为观止,原书和谢俊成临摹的放在一起,他们根本分辨不出来。 

 他们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当场在证词上签了字,秦羽又问了一些关于谢俊成的情况,找来画师根据他们的描述将谢俊成的画像画下来。 

 随后王元吉便回来了。 

 谢俊成,其父乃是前朝末年的落榜书生,涿州人士,大乾立国后便在当地私塾教书,谢俊成从小便跟着读书识字。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详细的资料。 

 秦羽立马点了大理寺四位武功高强,底子还算干净的衙役,让他们立刻出发前往涿州拿人。 

 同时,秦羽让大理寺发布文书全城寻找谢俊成的踪迹,并且附上其画像。 

 为了让京城百姓有寻人的动力,特别注明提供线索者赏银百两,直接将谢俊成带到大理寺者赏银千两。 

 “希望他还在京城吧。” 

 秦羽心里其实有些没底。 

 如果谢俊成是临摹曾信厚笔迹之人,此时恐怕也被灭口了,但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得试试。 

 下午,大理寺文书附带着画像张贴在了京城各处人流密集的地方,对于这种事情京城百姓早就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