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烟云客横渡积水潭

第51章 退单

 赵峥并没有强求杨林入伍,见杨林不愿意,也就没有多说。 

 在杨林来之前,他和孟徵有过一段对话,就是针对杨林展开的。 

 或者说是杨林那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孟徵极其欣赏杨林之才情,尤其是杨林那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豪情壮志,更是让孟徵尤为赞叹。 

 大景需要多一些像杨林这种的文人。 

 如今之大景文人多喜好附庸风雅,插花弄玉,空谈国事,而没有丝毫斗志和血气。 

 朝堂上充斥着一种享乐之风,面对蛮国的入侵,一味退让求和,而不知奋力反击。 

 他当年在上京国子监担任祭酒一职,就是看不惯这些,才上表请辞,回到海阳,然后在这里担任了一个小小的教导,算是半退隐的状态。 

 杨林的那首充满豪放之气的词,狠狠触动了孟徵。 

 他在想,如果杨林能多做出几首如此豪迈的诗词,会不会稍稍扭转一下大景的文风? 

 是否能在年青一代的文人学子心中树立起一个榜样? 

 进而会不会激起一部分人的血气和勇猛,让其在面对蛮国入侵时,能够站出来。 

 也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孟徵虽然是一个文人,但是也有铮铮铁骨,更曾是朝中坚定的主战派! 

 不然今日魏王赵峥也不会和他坐在这里喝茶品茗了。 

 当杨林走出梅庄的时候,孟徵邀请杨林无事时来学馆坐坐,杨林欣然答应,对于孟徵这个老头,杨林也很有好感。 

 只不过对于赵峥,杨林狠狠吐槽了一番。 

 本以为来一趟能领到什么奖赏呢,结果只得到了一个空头支票,还是杨林避之不及的事情。 

 赵峥说等到杨林的心病治好,考上举人之后,会和孟徵联名推举杨林入翰林院,先从翰林院编修做起。 

 他们认为以杨林表现出来的才能,考上举人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如果是其他人得到魏王赵峥和孟徵的联名举荐,必然会激动得无以复加,但是杨林前世刚考公上岸,还没等入职就嗝屁了,对于做官,杨林有了本能的抗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