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姜糖成村官了(第2页)

 毕竟现在粮食紧缺,而且咱们这边又是全国的大粮仓,责任重,任务也重。” 

 其中一个领导激动的啪的拍了下桌子:“说的好。” 

 外面的人见又是一阵动静,都拍桌子了,这是说了什么让领导生气的话? 

 这个四号挺玄乎。 

 里面的姜糖也被吓了一跳。 

 抬眼看着那领导不像是生气的样子,才放心下来。 

 那领导又重复道:“我们这里是国家的大粮仓,这个说的好。”他们地区每年向全国输送的粮食,都排在一二名的。 

 “我们刚经历了没几年的粮食大荒,甚至有些地方还没缓过来,我们有些公社的社员,积极性不高,最近两年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居多,一部分影响了多数人,之前其他省份也有这个先例,所以最近省里探讨了下,决定从各个部门机关选调人员下乡驻队,来以身作则,带动社员们的这一现象。” 

 李政民接着问道:“姜糖同志,如果给你一个大队,你能胜任么?” 

 “领导,你们也看到了,我一个瘦瘦弱弱的小同志,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社会阅历,三没有多大的力气。 

 在乡下跟着他们整天下地干活,我自己还比不上当地七八岁的孩子呢。 

 到了那里,那么多的长辈,干部,让他们听从我一个十几岁小姑娘的领导,肯定也不现实。” 

 姜糖说完这话,领导暗道:还知道自己的缺点。 

 “领导,但是我有不一样的观点。” 

 “说说看。” 

 “首先,咱们要知道社员们为什么积极性不高? 

 为啥,本质上还不是因为整天累死累活的,还是吃不饱饭,看不起病,娶不起媳妇? 

 如果他们种了一年的地,手里能有余钱,看病不害怕没钱,孩子都有学上。 

 我想,不用催促,他们都会很积极的劳动。” 

 有个领导摊了摊手:“这不肯定的么?关键是现在地都不种,哪来的钱?” 

 “领导,咱们国土广大,每个地区的地质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种地能高产,有的地方种小麦不行,但种其他品种反而很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