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杀入许县(下)(第2页)
为了维护自已的威严,李渊也必须要打。
正好可以借此,试探试探,然后震慑许县所有士族。
念及于此!
李渊看着地图中被标记的几座坞堡。
这些都是拒绝献上钱粮的坞堡。
分别是韩氏分支,高氏分支,以及许县最大的士族荀家。
也就是后来曹操手下荀彧的家族。
位列颍川郡四大士族之一,实力非常雄厚。
而其他的都是小族,有点实力,但不多。
能在李渊的承受范围内。
第二日一早!
大军军容整齐,两万多战兵,一万多辅兵,还有跟着的一万多押送粮草的辎重营。
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展开行军。
李渊立于中军,看着连绵望不到头的大军,面色红光满面。
半个月的攻伐,积攒了这四万军队,虽说战力不保证。
但这个时期,都一样。
朝廷的军队也都是新募。
在士气上,真要对比一下,谁也不弱谁。
但是在装备上的差距可就不一样了。
朝廷兵马那可都是甲胄精良,可不是他们黄巾军这个草台班子可比的。
李渊劫掠了这半个月,能让全营披甲的也就亲兵营。
战兵营的披甲率还不到十分之一。
低的可怜。
估计也就伍长以上的人能披件皮甲。
队长以上的人能有副铁甲。
不过军队甲胄虽然不多。
但士卒身上的精神面貌倒是挺足。
特别是李渊身旁的亲卫,面上竟然出现了红光。
李渊这两天每攻下一地,就会将当地作圈养的鸡鸭鹅羊,这些家禽毫不吝啬的宰杀,赏赐给亲卫。
这些个上阵杀过敌的亲卫补充到了肉食后,一个个神采飞扬,有了那么一丝精气神。
也有了精兵的样子。
现如今整个大军,就属李渊的亲卫营待遇最高。
开战只需压阵,护卫在李渊身旁,并不需要身先士卒。
这也就成了各营的羡慕对象。
但想要加入亲卫营也不容易。
需要实打实的军功。
有战功者入亲卫。
这是入亲兵营的规矩。
也就是因为这条命令,这些天的厮杀,让李渊身边的亲卫扩充到了一千五百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