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河南(十二)(第2页)

 队头也是老卒了,劫掠了数十次,早已轻车熟路。

 “喏!”

 新兵满脸笑容的冲进内宅,只要是值钱的统统抢了过来。

 这一幕发生在梁县各地。

 不管城内这些家族有没有参与庞家造反。

 只要没有阻止,坐视不管。

 统统抄家。

 并且将其家族所有人押送到降兵营,关押起来。

 这个降兵营就是李渊专门设置出来,起初是降兵,随后为了方便,那些被大军劫掠而投降世家子弟,全部塞进了降兵营。

 其中就有很多文人还有官员。

 世家子弟也很多。

 黄都为什么能掌控二十万流民营?

 其麾下的文吏数量功不可没。

 每当黄都缺人手的时候。

 只需要去一趟降兵营,表示出招募文吏的意思。

 大批的文人,官吏纷纷表示忠心。

 没办法。

 降兵营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干最脏,最累的活,通常是清理粪便之类的。

 你这让这些平时高高在上惯了的文人,官吏如何能受的了。

 骨头在硬,待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软了。

 当然,黄都也不是傻子,一招募就委以重任。

 通常都是先当副手。

 等干出成绩了,在一步步提拔。

 李渊在这四十万大军中,人为的划分出了阶级。

 而无疑降兵营出身的他们是最底层。

 同时。

 李渊有规定,以军功论高低。

 无论在武人群体,还是文人群体,都是能者上庸者下。

 地位越高的人,待遇越好。

 不想吃苦,那就使劲往上爬。

 这就是李渊四十万大军的风气。

 整体是蒸蒸日上的。

 李渊只需要确保高层不腐朽,那么这套社会环境,就会一直保持着稳定。

 梁县城内的杀戮劫掠一直持续着。

 跟在张牛身边的文吏有些不忍。

 “都尉,放任士卒劫掠会不会有违大将军军纪!”

 文吏靠近张牛小心翼翼道。

 “这不需要你来管,不让这群新兵尝点甜头,如何训练出敢战之士!”

 张牛看都没看文吏,而是紧盯着一箱箱被抬上来的钱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