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君醉梦心
第155章 河内(整军)(第3页)
不需要他们在前方冲锋陷阵,这些人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盯住关外汉军以及县内的世家。
他们的任务很轻松。
在李渊的杀戮下,世家根本不敢反抗李渊的命令,而且旁边坐镇数千士卒。 没有哪个世家不开眼,敢造李渊的反。
这也就导致了战兵自从击败皇甫嵩后,就很少遇到战斗,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却沦为了二线部队。
战兵想要获取功绩非常艰难。
没有功绩,自然也没有赏赐。
甚至他们获得的赏赐还不如当辅兵时捞的多。
这也就让一部分战兵对现在的日子很不满。
想要上升,但无门路,那些世家根本不造反,这让他们无事可做。
整天就盯着那些世家,等着他们什么时候造反。
结果战兵盯得越紧,世家就越害怕,怎么可能有造反的心思。
对于这一切李渊也很无奈。
没办法,士卒越打越多,参军之人络绎不绝。
大汉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和平,中原百姓人丁兴旺。
光大汉官方统计的人口就超五千多万。
估计算上隐匿的那些人口,保守估计六千多万。
这就让造反的人数不胜数。
无他,吃不饱饭,不造反干什么?
通过吸纳青壮年以及降兵。
大部分被安排到了阎忠那里充当辎重营民夫,押送大军粮食物资。
混口饭吃。
剩下一部分,则就编入了辅兵当中,吃刀口饭。
再加上大军连连胜利,损失很小。
这就激起越来越多的青壮想要从军。
再加上那些被收纳的降兵。
李渊现在估算了一下,他的麾下最起码有二十二万士卒。
其中八万还驻守在洛阳,分散在洛阳各个关隘以及县城。
其中战兵有三万,辅兵有五万,
采取的是一部分战兵带着辅兵,坐镇地方。
特别是一些关隘,需要的人数很多,周丁,钟明他们麾下只有三千战兵那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