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上党(入驻天井关)(第3页)

 这是李渊特意打造的。

 李渊军中的军制从小到大为:伍,什,队,屯,曲,司马,校尉。

 伍长,什长,队长,佩戴代表身份的铜牌。

 屯长,曲长也就是军侯,佩戴代表身份的银牌。

 司马和校尉一级则是佩戴金牌。

 都是由工匠打造。

 至于普通士卒,则是木牌,挂在脖子上,方便知晓身份,战死时方便统计。

 这是李渊在洛阳时,就开始布置了。

 但如今,麾下士卒太多,只普及到了亲兵以及战兵。

 辅兵士卒还未有牌子。

 不仅军队有。

 阎忠的辎重营和黄都的流民营也都有相似代表身份的铜银金玉。

 能佩戴这四种腰牌,都代表着地位。

 黄都和阎忠自然是玉牌。

 至于李渊,不需要这些牌子。

 亲兵就是他最大的身份象征。

 壶关,乃是李渊志在必得之地!

 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一旦将其攻克,河北便会永远被束缚于并州。如此一来,李渊便可随心所欲地自壶关东进,肆意劫掠富庶的冀州,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这壶关更是扼守住了河北通向并州的咽喉要道,战略意义非凡。

 李渊决定派遣王毅率领两万精锐士卒前去攻打壶关,依他之见,此役胜算极大。

 毕竟壶关充其量不过一两千的守军而已,当他们面对从后方汹涌杀来的黄巾军时,定然会惊惶失色、乱作一团。

 说不定那些汉军还会吓得丢盔弃甲、弃关而逃呢。

 相较而言,从后方进攻壶关的难度可要比从冀州正面强攻小得多了。

 正因如此,李渊丝毫不担忧王毅是否能够马到功成。

 说起这王毅,他跟随李渊已有数月之久,李渊对他可谓知根知底。

 此人平日里看起来老实本分,但实际上却隐藏着骨子里的暴戾之气。

 若真是个彻头彻尾的老实人,又怎会毅然决然地参与造反之事?

 当然,除了针对王毅的这番部署之外,对于其他诸位将领,李渊也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