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君醉梦心
第375章 左邑(擢升)(第3页)
此等赫赫战功,不仅使得张辽威名大振,更令他得以跻身于武庙之列,受后人敬仰供奉。
至于高顺,其所统领的陷阵营同样是威震天下。
这支精锐部队以勇猛无畏、军纪严明著称,每每上阵皆能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若是仅仅听闻其中一人之名,李渊或许还会猜测是否只是同名同姓之人罢了。
可现如今,张辽和高顺竟然同时现身于此地,并且皆是来自雁门郡。
如此种种迹象表明,眼前这两人无疑正是历史上那两位叱咤风云的豪杰猛将。
对于这个结论,李渊心中笃定无比,绝不会有任何差错。
此时此刻,李渊内心激动万分,恨不能立刻就委以重任,直接任命他们二人为校尉,赋予他们统率大军的权力。
毕竟李渊太缺能用之将了。
然而,转念一想,李渊又觉得此举不妥。
毕竟,每一位名垂青史的将帅之才,无不是从血雨腥风的沙场厮杀中摸爬滚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
若此时急于求成,对他们过度提拔,非但无益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反而可能会成为一种揠苗助长式的伤害。
再者,如果一下子将他们擢升到高位,李渊自已麾下那些跟随已久的老部众恐怕也会心有不满。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渊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任命张辽和高顺为战兵营曲长,也就是军侯一职。
如此安排既能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又不至于引起内部的矛盾冲突,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谢大将军!”
张辽和高顺异口同声地喊道,随即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双手抱拳,低头行礼。
李渊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伸出双手,分别将两人扶起。
此时,他的心中对于这二人是否真心效忠并未有过多担忧。
毕竟,如今大汉已然病入膏肓、摇摇欲坠,这般局面之下,又有谁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