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君醉梦心
第411章 猗氏县(第3页)
权衡再三之后,董卓最终选择了知难而退,带领着他的七千人马悻悻然撤回。
不仅如此,他更是当机立断地放弃了蒲坂这个战略要冲,毅然决然地率领着军队跨过波涛汹涌的黄河,直奔冯翊郡而去。
显然,他丝毫没有与李渊正面交锋的打算。
毕竟,他历经千辛万苦才积攒起来的这七千兵马,实在不愿白白损耗。
这位破虏将军,其麾下原本只有五千人的兵额,但自从踏入河东这片土地之后,经过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竟然又成功招募并扩充了两千名士兵。
如此一来,他手中所掌握的兵力瞬间激增到了令人瞩目的七千之众!
然而,随着蒲坂的失守,董卓犹如失去了赖以立足的根本之地,这七千大军的粮草补给顿时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眼下,所有的粮草供给皆依赖于朝廷源源不断地从关东地区千里迢迢运来。
要知道,此时在关中一带,已有皇甫嵩统领的四万精锐兵马严阵以待,再加上董卓带来的这七千人马,将近五万大军每天所需的粮草数量堪称惊人。
于是乎,函谷关前每日都是车水马龙,无数满载着粮草的车辆络绎不绝地驶向关中,以确保这支庞大军队的口粮无虞。
而就在董卓灰溜溜地撤出蒲坂之后,整个河东大地仿佛在一夜之间便完全落入了李渊的掌控之中。
李渊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乘胜追击的绝佳机会,他果断调遣大批军马迅速占领了蒲坂以及黄河沿岸周边的好几座县城。
面对来势汹汹的李渊大军,那些当地的官员们早就吓得魂飞魄散,纷纷丢盔卸甲、弃城而逃;就连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地方豪强们也都惊慌失措,匆忙收拾起家产细软,拖家带口地向南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