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君醉梦心
第412章 蒲津渡口(第2页)
说罢,董卓无奈地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其实,对于河东这块富饶肥沃的土地,董卓一直心怀觊觎。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仅仅依靠着一座蒲坂城,他就成功地养活并训练出了两千大军。
若是能够让他当上河东太守,那么要募集三万大军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想到这里,董卓不禁心痒难耐,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心中连连哀叹不已。
至于此次不发一矢便匆忙撤离河东,董卓倒并不是特别担心会因此遭到朝廷的怪罪。
毕竟,现在的朝廷自顾不暇,正忙着与李渊这个贼寇议和呢,双方讨论的焦点正是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归属问题。
在这种局势下,朝廷哪里还有精力去追究他擅自放弃河东的责任呢?
朝廷如今正面临着双线作战的艰难局面,形势可谓岌岌可危。
为了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朝廷高层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取权宜之计,试图先稳住李渊一方。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割让富饶的河东郡给李渊,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换取其从残破不堪的河内郡撤军。
经过一番周折,朝廷终于成功地与李渊达成了这项协议。
不久之后,李渊驻守在河内的七万大军开始有序撤离,而朝廷也如愿以偿地收复了河内这块曾经失去的土地。
然而,对于这场交易的得失利弊,众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董卓眼中,用富庶繁华的河东郡去换取那历经战火摧残、满目疮痍的河内郡,简直就是一桩赔本买卖。
即便是傻瓜恐怕也能够一眼看穿。
他不禁暗自叹息,感慨朝廷中的那些王公大臣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全然不顾及这样做是否会助长李贼的势力,使其愈发强大难以控制。
实际上,早在几个月之前,大汉就已经派遣使者前往李渊处展开了漫长而艰苦的磋商与谈判。
双方代表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经过整整两个月时间的激烈交锋和反复讨价还价,才最终敲定了这笔割地换城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