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白波谷(第2页)

得益于大汉的三互法,在当地为官的县令太守并不是本地,这就导致这些官员根本没有归属感,再加上天子卖官鬻爵,导致这些地方官根本不管民间疾苦,一味的压榨。

放眼整个西河郡,汉人总人口数甚至不足十万之众,且绝大部分地域皆掌控于南匈奴之手。

面对这般绝境,众人深知留在此地无异于坐以待毙,倒不如识趣地主动退让,任由李渊去与匈奴纠缠不休。

而这一决策,恰恰正是如今远在洛阳的朝堂所期望达成的目的——欲令李渊直面南匈奴。

诚然,南匈奴现今已不复往昔辉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残余力量仍不容小觑。

只要能够有效地束缚住李渊的手脚,那么朝廷便可以从容不迫地对关中地区的叛乱展开平定行动。

白波谷!

李渊率领着军队缓缓前行,从蒲坂出发到达西河郡的边界竟然耗费了整整六天的漫长时光,他似乎并不急于加快行军速度。

“大将军,前方不远处便是白波谷了,只要顺利通过此地,我们就能成功抵达西河郡啦!”

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壮汉快马加鞭赶到了李渊身旁,高声禀报。

这位青年正是徐晃,在攻打安邑的时候,徐晃表现得极为勇猛,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楼,冲入敌阵。

由于战功卓著,他被直接提拔到李渊身边担任亲兵,并当上了一什之长。

虽然目前仅仅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什长,但只要能够跟随在大将军左右,并且保住性命,假以时日必定会成长为军中将领。

而李渊本人对于徐晃也是颇为赏识,有意栽培和提拔他。

当然,不仅仅只有徐晃一人得到了李渊的关注,张辽、高顺以及杨奉等将领同样也在李渊暗中默默考察的名单之中。

“这白波谷?”

李渊眉头一拧。

对于白波谷李渊自然是熟悉。

大名鼎鼎的白波军不就是从白波谷开始的吗!

听到大将军开口,徐晃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双手抱拳,恭敬地回答道:“回禀大将军,这白波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高耸陡峭,倘若敌军在此设下埋伏,恐怕我军将会陷入被动局面。还请大将军下令让兄弟们加强戒备,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