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进美稷(第2页)

李渊所率之军规模庞大,其麾下亲兵数量接近五万之众,而战兵更是多达十一万人。

如此强大的兵力,意味着在他们与敌军交锋的战场上,死于李渊军队之手的敌人最少也得有四十万之多。

然而,在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杀敌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杀良冒功之事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渊本人根本无从统计,即便他有心想要弄清楚,也是无能为力。

毕竟,若要深究此事,恐怕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过于较真为好。

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军法队来监督和约束士兵们的行为呢?

这个想法虽然不错,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懂得律法之人寥寥无几,难道要将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派到军队里去吗?且不说这些文人能否适应军旅生活,单就他们对军事事务的陌生程度而言,李渊就万万不敢轻易让他们插手军队的管理工作。

至于让将领约束?

李渊军中实行的是军将分离制度。

士卒杀疯了可不会去理会这些将领。

跋扈之名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不过,等到这场激烈的战斗彻底结束之后,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时,李渊必须要好好梳理一下目前尚显粗糙的军制了。

他计划重新审视并调整过去这一年间军队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以便使其更加强大、高效。

当然,这一切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就在这时,只听得一阵“吱嘎”声响起,那扇紧闭已久的美稷城门缓缓地被打开了。

紧接着,一队队训练有素、整齐划一的辅兵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城门口,以恭敬的姿态迎接李渊率军入城。

此时的城内,原本驻守在此的敌军已经被全部肃清,只剩下一些年老体弱的老人、妇女以及孩童被集中在了一起。

只见司马高志向李渊抱拳施礼,高声禀报道:“大将军,城中的匈奴成年男子皆已被屠戮殆尽,如今仅剩下部分老弱妇孺,请大将军示下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