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君醉梦心
第441章 美稷的缴获(第3页)
他强忍着不适,目光又转向了另外一边。
那里有着两万多名匈奴的妇女儿童、年迈的老人,当然也不乏一些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那些部落的首领头目们早就被李渊毫不留情地拖出去砍掉了脑袋。
因为在李渊看来,这些人留着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
相反,如果让他们活着,很可能会成为这些被俘匈奴人的精神支柱,让他们更容易团结起来闹事。
因此,只有除掉这些领头人物,才能使得这群被俘的匈奴人群龙无首。
如此一来,李渊在后续安排处置这些俘虏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仅如此,为了永绝后患,李渊甚至狠下心肠,连那些孩童也不放过,一并下令处死。
这一幕场景令人胆寒,李渊在这群匈奴人眼中仿佛化身为恐怖至极的魔鬼。
他们甚至不敢抬起头来与李渊对视一眼,一个个全都战战兢兢地匍匐在地,生怕稍有不慎便会招来灭顶之灾。
此时,天气愈发寒冷起来,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吹刮着人们的面庞。
李渊身穿着厚实的裘衣,那裘衣上还披着一层柔软的绒毛,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能够感受到丝丝凉意穿透衣物,侵袭身体。
他不禁皱起眉头,转头看向自己麾下的士卒们。
尽管李渊早就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好了足够的冬衣发放给士卒们,以抵御严寒的侵袭。
但受限于当前的条件和技术水平,这些防寒手段相对来说还是显得颇为薄弱。
此时棉花尚未得到广泛普及,而且现有的棉花品种远不及后世的优良,其花蕊细小且稀疏,保暖性能自然大打折扣。
因此,若想真正解决军队的防寒问题,就必须努力培育出更优质、更耐寒的棉花新品种。
值得庆幸的是,当初李渊率军洗劫洛阳之时,曾从那里带回了大量原本被朝廷用作装饰之用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