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如何治理?(第2页)

表面上看起来权力最大、能够主持事务的人物,仅仅只是雁门关的守将刘振而已。

至于下辖的各个县份,全都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之中。

在城市之外,实际负责管理地方事务的则是那些分散于各地的千户所官吏们。每个千户都肩负起了管辖周边乡村地区的重任。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正是李渊对于传统官吏群体深深的不信任感所致。

他宁可任用那些武人,也不愿让文臣参与到地方政务的管理当中。

更为离谱的是,由于李渊对官吏体系的摒弃和忽视,一些县内的管理工作竟然落到了几位德高望重的本地乡绅父老手中。

他们勉力维持着县内的基本秩序与稳定。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曾经被李渊强行剥夺了土地的豪强地主之流,此刻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县名义上的管理者。

这样的情形简直匪夷所思,可以说完全脱离了正常社会运行的轨道。

其背后潜藏的巨大隐患不言而喻,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当李渊全面了解清楚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之后,他原本平静的面容渐渐浮现出一丝忧虑之色。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深处正急速地盘算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究竟是否应该立即着手选拔一批真正具备才能和品行的官吏,派遣到各个地方去妥善治理政务呢?

毕竟,这个问题已经严峻到刻不容缓的地步,稍有迟疑便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

然而,那些被认为具有卓越才能和良好品行的官吏,其出身却大多来自于世家豪强或者寒门子弟。

李渊不禁心生疑虑:“他们果真值得信任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团迷雾,突然间笼罩住了他的思绪,令他感到一阵茫然无措。

那种深深的不信任感在李渊的胸膛里弥漫开来,仿佛要将他吞噬一般。

他不由自主地左顾右盼,试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找到一丝可以依靠的线索,但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