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君醉梦心
第452章 税收问题(下)(第2页)
这里原本的世家大族以及豪强统统都被李渊给从地方上迁移到城里去。
不仅如此,他们名下的土地还有人口,也都无一例外地被李渊给强行剥夺走了。
既然这些世家大族和豪强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那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向百姓收税。
一切事宜皆需李渊安排官吏前往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地收缴税款。
这般庞大的工作量,对于李渊当下手中所掌握的官吏数量而言,若想全面铺开并深入至乡野村落,倒也并非全然无法做到,但着实堪称艰难至极。
不是说没有那么多官吏。
而是官吏们大多都不愿意。
为此,李渊绞尽脑汁,只为能让税收工作顺利开展、税款得以轻松收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决定化繁为简,大刀阔斧地废除了诸如人头税等各类繁杂苛刻的捐税名目。
转而推行起“摊丁入亩”之良策——即将所有税收统统归入田税范畴之内,仅需针对田税进行征收便可。
然而,即便上党郡遭遇天灾侵袭,致使粮食产量大幅减少、收成欠佳,其境内那五六百万亩的田亩,理论上所产出的粮食总量亦不应低于千万石之巨。
但令人惊诧不已的是,最终实际收缴上来的粮食竟然仅有区区六十余万石!
须知,上党郡的大部分田亩皆已落入亲兵之手,每名亲兵皆坐拥多达五百亩的肥沃田产。
依着十税一的税率来计算,上党郡理应至少上缴高达一百万石的粮食才对。
可眼前的现实却是仅有六十多万石入账,这中间巨大的差额与亏空究竟因何而生?
望着李渊那张因愤怒而涨得通红的面庞。
阎忠重重地叹了口气,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遥想当年在大汉时期,如果一个郡能够成功为朝廷征收六十万石的粮食,同时还没有引起当地大族的强烈反抗,那么这位郡守绝对称得上是一名能力出众的能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