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科举取士?(第3页)

李渊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场众人皆为之动容。

此时的议事堂内气氛凝重,数十名文吏正静静地坐在一侧,他们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大将军与阎主簿之间的争论。

众多来自世家的文吏们,在听完大将军的这番话语之后,无一例外,皆是眉头紧蹙起来。

而钟繇、陈琳等一众人士,皆乃聪慧之人,须臾之间便洞悉了大将军此番举动背后真正的意图所在。

很显然,大将军此计乃是旨在从根本上摧毁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基石。

所谓世家,其定义颇为严苛,非得是一个家族连续三代均有成员出任两千石以上高官方可称之为世家。

然而,欲谋取官职,必然离不开他人的举荐。

正是因为世家牢牢掌控着举荐的名额,致使每年各郡内的察举名额尽数落入当地世家之手。

如此一来,朝堂之上所见之官员,近乎清一色地出自世家之门。

至于那些寒门之士,亦或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于庙堂之上可谓毫无立足之地。

如今,李渊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完全依据个人的才能高低来选拔人才,只要才华出众者便能胜出。

这般做法无疑使得那群出身贫寒的学子以及那些略通文字的寻常百姓得以与世家子弟一同站在竞争的舞台之上。

不过,对于钟繇来说,他倒是并未过多担忧这场竞争。

毕竟世家历经数代积累,家中藏书琳琅满目,知识底蕴深厚无比,绝非寒门和普通百姓所能相提并论。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能够勉强识得几个字已属难能可贵之事。

要想读懂那些晦涩难懂、蕴含深厚哲理和历史沉淀的经史典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因为这些珍贵的知识财富向来被世家大族视为不传之秘,寻常人等根本无缘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