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建制(下)(第2页)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渊正在进行权力的分散。

毕竟,之前的草台班子中,黄都和阎忠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几乎除了兵曹之外,其他九个曹的职务他们都能够管理,这让李渊如何能够放心呢?

官僚体制犹如一团乱麻,职责模糊不清,如今确实到了需要彻底梳理的时候。

在李渊最初的构想中,他其实并不希望如此匆忙地建立制度。

他原本打算等待学堂培养出的第一批学子学成毕业,手中拥有大量的读书人之后,再将这些人安排到基层任职。

等到掌握了足够多的基层官吏之后,李渊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如此一来,他就无需过度依赖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支持。

然而,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实情况却让李渊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李渊所管辖的地区人口多达两百多万,对于官吏的需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这一现实状况迫使李渊不得不暂时依靠世家和豪强的子弟来治理地方,以稳定局势并促进势力的稳步发展。

毕竟,乱世将至,天下纷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李渊深知必须在大汉彻底陷入混乱之前,全力积蓄自身实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

为此,他决定设立十曹作为州牧府内的十个重要机构,专门负责辅佐他治理并州。

目前,李渊采取的是文武互不干涉的策略,以确保各方力量能够各司其职,共同为治理并州贡献力量。

十曹被划归到州牧府,而三军则被划归到了大将军府。

李渊身兼并州州牧和黄巾军冲天大将军,直接确立了李渊执掌军政大权。

为了更好地管理政务和军务,李渊特意在州牧府内开辟了两座大殿,一座名为文渊殿,另一座名为武英殿。

这两座大殿的设立,是李渊效仿明朝内阁以及清朝军机处的做法。

文渊阁主要负责处理各种政务,而武英阁则专注于处理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