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发明与贸易(第3页)

如今,通过对外的商队,精盐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晓这种高品质的盐。

在附近的几个郡里,那些贩卖食盐的豪强和世家们,听闻了精盐的消息后,都纷纷派人如潮水般涌向并州,急切地想要与薛泽商议关于精盐的事宜。

他们都渴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盐供应,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获取更大的利润。

这一现象导致了原本大量流出的铜钱,开始逐渐回流。

李渊对此非常关注,他立刻通过财曹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结果显示,从上一年开始的大宗粮食贸易中,李渊向外输出了超过十五亿铜钱。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亿到两亿的铜钱,通过购买粮食等物品源源不断地流出。

相比之下,李渊的进项却相当有限。

目前,他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对外产品就是盐,而河东盐池每月仅有一千万钱到两千万钱的进项。

至于纸张,李渊自己的用量都还不够,更别提用于对外贸易了。

培养读书人才是李渊的重中之重。

李渊不可能为了赚些钱,而去拖慢教学进度。

至于酒水,李渊的粮食供应仍然处于生死边缘,自然不可能用大量的粮食来酿造酒水。

而且,通过酒水从外部购买粮食这种方式,李渊也觉得并不明智。

毕竟,他的贸易目前仍处于被动状态,如果哪一天大汉突然切断了并州与外界的粮食贸易,那么他手中的酒水又怎能当作饭来吃呢?

这种将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他人之手的事情,李渊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这样做无异于将自己的生死大权交予他人,实在太过冒险。

如今,精盐的出现虽然尚未引起轩然大波,但李渊心里清楚,这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精盐的逐渐流出,其独特的品质和优势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购买。

然而,仅仅依靠周围那几个嗅觉敏锐的商人,显然无法满足李渊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