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出兵北上(第2页)

虽然正式发兵是在九月,但实际上早在八月,堆积在太原郡内的粮草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两万屯田兵肩负着押运粮草的重任,与一万大军一同出征。

这些屯田兵的任务不仅仅是押运粮草,若遇到坚固的城池,他们也需要参与攻城拔寨,奋勇杀敌,以获取战功,从而走出屯田营,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

所谓的屯田营,其实就是辅兵营的一种新形式。

在改革军制的时候,李渊果断地撤销了传统的辅兵营,将其改为屯田营。

屯田营在和平时期负责屯田事务,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持。

而一旦战争爆发,屯田营的士兵们就要迅速集结,奔赴战场,辅助府兵作战,承担起押运粮草等重要任务。

如今,九万屯田兵广泛分布在太原、雁门、上党、河东这四个郡。

在上一年成功拿下河东之后,李渊终于彻底解决了麾下十余万人的分田问题,完成了李渊对于有功将士的封赏,为军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田地处于暂时无主的状态,这些田地最终被划归到了李渊的名下。

而那些屯田兵们,他们的任务就是专门耕种李渊名下的田亩,以及那些由各个千户所新开垦出来的田亩。

从这一点可以明显看出,李渊在入主并州之后,所谓的均田政策,实际上仅仅是将土地均分给了那些为他效命的将士们。

至于普通百姓,李渊根本没有分给他们哪怕一亩土地。

他只是让这些百姓去耕种开垦那些土地,然后由李渊来养活他们,这些百姓实际上就相当于李渊的佃户。

而且,这样的佃户数量非常庞大,足足有五六十万人之多。

这些人都是当初跟随李渊一路辗转来到并州的流民。

这五六十万人辛勤地耕种着刚刚开垦出来的田地,他们所收获的粮食,其中三分之一归他们自己所有,另外三分之二则要分别上缴给千户所和李渊的州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