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君醉梦心
第503章 朝廷出使(下)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皇甫嵩上书朝廷,恳切地请求调拨骑兵前来支援。
经过一番周折,朝廷终于在七月份做出了决定,从北方调集了三千乌桓骑兵前往关中地区,以镇压那里的叛军。
此时的乌桓人与大汉的关系,就如同匈奴一般。
虽然他们在名义上臣服于大汉,但实际上却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并且这个时期的乌桓人开始逐渐南迁,他们主要分布在右北平郡、上谷郡、辽西郡和辽东郡等地,人数众多。
然而,这次征发乌桓骑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朝廷任命涿县县令公孙瓒为统帅,率领这三千乌桓精骑出征,但在行军途中,却遭遇了诸多问题。
首先,粮草供应不足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军队的粮食供应逐渐紧张起来。
加之河北各地百废待兴,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应给这三千骑兵。
与此同时,乌桓骑兵们也开始对赏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面对乌桓骑兵的要求,公孙瓒又怎么会妥协,坚决地予以拒绝。
然而,他的决定却引起了乌桓骑兵的不满,最终导致三千乌桓精骑在行军至半路时,“皆叛还本国”,也就是全部叛逃回到了自已的地盘。
还顺便洗劫了不少村落。
对于乌桓兵临阵脱逃的行为,朝廷虽然感到愤怒和无奈,但却无能为力。
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朝廷无法对乌桓采取有效的惩治行动,这无疑让天下人看到了朝廷的虚弱和无力。
这也为大汉下一场叛乱埋下伏笔。
如今关中战况已经稳定,叛军已是秋后的蚂蚱,后劲不足。
朝廷已经可以慢慢抽出手来,开始谋划未来之势。
也就是中平四年,公元187年的时候,大汉才有可能抽出足够的兵力来平定各地的叛乱。
因此,在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大汉必须要想办法稳住李渊,不能让他在这个时候生事。
于是,朝廷决定派遣使者前去安抚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