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流民问题(第2页)
这一举动让经历了五年战乱的关中出现了生机。
然而,好景不长,董卓被杀后,李傕和郭祀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内斗。
这场内斗使得刚刚恢复些许生气的关中再次陷入混乱和破败。
而马超和韩遂等凉州势力,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势必会趁机攻入关中,抢夺资源和地盘。
如此一来,关中地区就像是一个被反复蹂躏的弱者,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可以说,在汉末时期,关中地区经历了两次严重的人口清理。
第一次是凉州叛军的肆虐,他们烧杀抢掠,给关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二次则是李傕和郭祀的内斗,这场内乱让关中彻底沦为一片废墟。
由于关中地区的人口锐减,这个原本占据山川之险、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在汉末时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反,关东地区却因为相对稳定,成为了汉末乃至三国时期影响天下局势的主战场。
如果历史仍然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那么李渊想要成功拿下关中,就必须要抓住最后一个关键的时机——在董卓迁百万之民入关中之后,趁李傕和郭祀内斗之前,迅速打进关中,夺取一个完好无损的关中地区。
否则,一旦关中地区的人口凋零,不仅无法为李渊提供助力,反而会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沉重包袱,拖累他的发展。
如果真的如此发展,李渊恐怕就只能选择向东进军,与河北地区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了。
毕竟,战争的本质就是争夺人口资源。
关中地区连人口都极度匮乏,即使占领了那里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等到天下各地纷纷燃起战火、硝烟弥漫之际,李渊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花费五六年的光阴来治理关中地区。
这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李渊显然并不想让打天下的过程延续几代人之久。
“目前五郡军民共计两百三十余万,随着均田政策的推行以及北上收复定襄、云中、五原三郡之后,可以预见,并州的人口将会出现短缺的情况,无法满足新占领的三郡所需。那么,目前并州收拢流民的进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