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第3页)

 “信上还说了什么?”

 “信上说他会在京中帮着斡旋,事情还没到最糟糕的境地。退婚是因为状告父亲的人,已经开始攀咬陆家和吴家,未免他们全部被拉下水才暂时撇清关系。”

 闻焉似又想起了什么,道,

 “对了,那封信应当是和退婚书一道寄出的,只是中途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才耽搁到今日。”

 陆氏:“信呢?”

 闻焉:“烧了。”

 陆氏紧绷的身体蓦地松弛了下来。

 “好好好。”

 她连说三个好字,眼眶也湿了,

 “如清,东西拿过来。”

 闻如清连忙把肉捧到她面前。

 三母女搬开心上的大石头也直到饿了,围坐在一起开始分食牛肉。

 不过,闻长宁吃之前大眼睛一转,恋恋不舍地把手上的肉递给闻焉:

 “三姐姐,你也吃。”

 闻焉哼笑一声,这闻长宁审时度势,见机行事的本事真不小。

 平日里讨好闻家其他人,一遇上攸关性命的事就来讨好她。

 闻焉没接:“不用,我吃饱才来的。”

 闻长宁:“哦。”

 停顿了一下,她瞥了眼母亲和二姐又小声嘀咕了句,

 “不知道爹和大哥,四哥怎么样了。”

 行吧,还知道面面俱到,难怪闻家一家子把她捧在手心当掌上明珠。

 _

 闻父将被送往京城大理寺受审,只在西江城知府大牢里待了一晚,翌日清早便被从牢房中提了出来,押往城外码头。

 西江城离京城路途遥远,为了不在路上耽搁时间,钦差来时走的水路,回去时一样也要走水路。

 只是负责押送他们的不是那钦差,而是另一个没见过的生面孔。

 那人虎背熊腰,猛壮无比,看起来似乎是个武将。

 他远远的看了一眼身缚镣铐的闻家人,又转头跟钦差低语了几句。

 尽管只是一眼,闻焉却从中看到了某种熟悉的东西。

 很显然这一趟去往京城的路不会太平。

 她垂眸,脑中转过好几个念头又通通压下。

 先不着急。

 钦差跟那武将交代几句后,便一同押着闻家人游街示众走到到城外的码头去。

 贪官污吏受审前游街示众是自古以来就有。

 每每见此,百姓的都会斥骂,进而怒砸石头打贪官。

 可这次,竟有了不同。

 西江城百姓站在街道两旁看着身戴锁铐的闻家人走过,所有人鸦雀无声面露不忍。

 后来也不知是谁带的头,满城的百姓,还有城外赶来的流民又哗啦啦全跪在地上为他们喊冤。

 闻父在西江城当了二十多年的管,一手把一个吃不饱饭的偏远小城治理成如今这繁华模样,百姓皆看在眼里。

 他们不懂其他,只晓得谁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谁就是好官。

 钦差诧异于眼前看到的,可很快发生的事更让他惊地哑口无言。

 只见那些百姓见无法改变闻家人被问罪的下场后,有指着钦差和武将大骂狗官的。

 有从家中拿吃得用的,送到闻家人手上。

 沿路的官兵有心要拦,无奈人太多了,根本拦不住。

 有人送衣,有人喂水,有人塞干粮。

 而对待钦差则丢烂菜叶,吐唾沫,砸石头。

 总之他们所预想的闻家人的下场全都落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反观闻父,百姓犹如父母被害,悲痛不已。

 西江城百姓一路送闻父几人上了官船,最后在他们身后跪下磕头大喊:

 “西江城百姓,送闻大人!”

 “西江城百姓,送闻大人!”

 “西江城百姓,送闻大人!”

 ……

 一城百姓的声音绵延不绝,震耳欲聋直达天际,

 钦差看着眼前的一幕,久久没有动弹。

 富可敌国的知府,却深受百姓爱戴,这究竟是何故?

 闻佑之当真有罪吗?_